垃圾分类15年 减量化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5年08月06日04: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垃圾分类15年 减量化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今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8个城市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率先在国内开始垃圾分类的探索实践已经15年时间。然而,15年过去,试点依旧在“试点”,垃圾分类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北京地区为例,2013年北京市日均垃圾产生量为1.84万吨,与2008年的日均1.83万吨相比,基本持平。2013年北京市新增600个居民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3000个。相比快速增加的试点小区数量,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布的《2012年北京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调研报告》显示,60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中,仅58%的居民了解自己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仅38%的居民明确知道小区厨余垃圾分类运输。

  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处于较高水平,2012年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产生量)平均水平为1.12千克,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具体到试点地区,2012年,上海的人均垃圾日清运量为0.82千克,广州为0.88千克,杭州最高,为1.74千克,其余城市该项数值均在1千克左右。作为对比,台北市当年的人均垃圾日清运量为0.37千克。8个城市之中除北京、上海两地的人均垃圾日清运量有所降低,其他城市这一指标均有所升高。垃圾分类减量化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构成中,餐厨垃圾占据了较大比重。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如菜叶、果皮、茶渣、骨头等,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作为肥料、饲料,也可用作燃料或发电。若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将产生有毒物质,威胁居民健康。

  中国人民大学《报告》显示,在12个调研城市中,餐厨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大约为36.0%~73.7%。如果按照正确的垃圾分类法操作,可回收垃圾应当进入回收再利用系统,餐厨垃圾应当进行饲料、堆肥等再利用,而其他垃圾由卫生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那么,餐厨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自然之友”调研数据显示,在60个试点小区的240个厨余垃圾桶中,39%的餐厨垃圾桶内垃圾完全混合,完全分开的餐厨垃圾仅占1%。据媒体报道,北京市纳入统计的2927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餐厨垃圾分出量不到实际产生量的10%。深圳市的餐厨垃圾占据居民生活垃圾比重的46.41%,而日均仅能处理6%。

  关于餐厨垃圾的利用率,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年度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1.54亿吨,其中卫生填埋1.05亿吨、焚烧处理4634万吨、堆肥等其他处理268万吨。堆肥在无害化处理量中占比不到2%,比重明显偏低。

  垃圾分类推行不力,居民的固有认识和生活习惯不易改变是原因之一。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政府是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应把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完善,帮助老百姓逐步养成垃圾分类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报告》也指出,如果源头分类的政策不实施,生活垃圾减量将是很缓慢的,也难以促进资源化和低成本化。

  除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仍薄弱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垃圾管理体系也需完善。“自然大学”项目研究员陈立雯曾表示,目前中国现行的垃圾分类和垃圾管理体系是两个系统,一个是环卫系统,一个是回收系统。回收系统完全是市场行为,随着这种市场行为的衰退,一些比如玻璃之类,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但没有回收价格的,就不会再被回收。陈立雯认为,垃圾分类走到今天,是因为政府的整个系统在考虑垃圾管理问题上没有垃圾管理的体系,只有垃圾分类处理的体系。

  为破解垃圾分类的难题,从今年8月1日起,深圳市开始强制要求单位和个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否则将处以罚款。北京、厦门、成都、杭州等地则以物质奖励的方法鼓励居民为垃圾分类。杭州一公寓小区实施“积分换购”5个月后,垃圾分类准确率由40%提升到85%以上。杭州余杭崇贤街道还运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了垃圾袋自助发放、垃圾智能收集、信息实时传递,该智能项目在两个社区运营一周后,垃圾投放准确率就达到了80%左右。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欧阳志远提醒的那样,实施垃圾减量化,应当从日常生活到社会活动,应更注重细节,多方联动参与推广垃圾分类。“必须认识到,垃圾分类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