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日寇战俘集中营(图)

2015年08月05日1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探访中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日寇战俘集中营(图)

探访中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日寇战俘集中营(图)

  原山西省机器厂院内,两排古旧的旧式砖瓦房看起来毫不起眼,在70多年前,这里却是人间炼狱。 范丽芳 摄

  在这些幽长黑暗的瓦房内部,中间是一条狭长的过道,两边曾是囚禁俘虏的牢房,屋顶多处破损,木梁上挂满了蜘蛛网。 范丽芳 摄

据记载,做为侵华日军罪行的历史见证,太原工程队是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6月在中国建立的规模较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对外名为“工程队”,内部实际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司令官就是当时签订《何梅协定》的日方代表梅津美治郎。 范丽芳 摄

  据记载,做为侵华日军罪行的历史见证,太原工程队是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6月在中国建立的规模较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对外名为“工程队”,内部实际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司令官就是当时签订《何梅协定》的日方代表梅津美治郎。 范丽芳 摄

  中新网太原8月5日电 题:探访中国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日寇战俘集中营

  作者范丽芳

  做为侵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战俘集中营之一,“太原工程队”于近日启动修缮,这了却了宋建伟长久以来的一件心事,作为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局长,近年来这个地方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让他颇感欣慰。

  原山西省机器厂院内,两排古旧的旧式砖瓦房看起来毫不起眼,在70多年前,这里却是人间炼狱。5日,虽然室外炙热高温,这处名为太原工程队旧址的老平房里却潮湿异常,这里便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处日寇战俘集中营旧址。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些幽长黑暗的瓦房内部,中间是一条狭长的过道,两边曾是囚禁俘虏的牢房,屋顶多处破损,木梁上挂满了蜘蛛网。一周前,负责修缮的工程队进驻该地,开始修缮工作。

  据记载,做为侵华日军罪行的历史见证,太原工程队是日本侵略者于1938年6月在中国建立的规模较大的几个战俘集中营之一,对外名为“工程队”,内部实际名称为“太原俘虏收容所”。司令官就是当时签订《何梅协定》的日方代表梅津美治郎。

  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文史顾问孙毅介绍,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11月份攻破太原城后,俘虏了一些晋绥军、中央军、八路军、共产党干部及当地游击队、武工队,并将其集中关押在这里。

  “这里更像一个魔窟,被俘的人生还希望极小,战俘有的被送往日本当苦力,有的被送往东北三省帮日军修工事,有的则被送往日军的731部队用于细菌试验或人体解剖,更残忍的是有些战俘被用于日军新兵的试胆活靶。许多被俘的战士都在临死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万岁。’场面惨烈。”说到此,孙毅不禁神情悲愤。

  “在一次人体刺杀的训练中,一名叫赵培宪的八路军乘机逃脱,在其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后,日军的罪行才被外界知晓,迫于舆论压力,日军的这种残忍行径才有所收敛。”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6月建立到1945年8月结束,7年间,先后有10万至12万中国军人和普通百姓被关押在此。

  在后来的抗战中,这处名为太原工程队的战俘集中营最终被世人知晓。70多年过去,集中营里的幸存者们已经相继离世,孙毅将他们生前发表过的回忆录整理,并讲给学生听,他希望更多人能知晓这段历史。

  如今,这处侵华日军的“魔窟”因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危房。记者探访发现,屋内潮湿阴冷,房顶破败不堪,墙体多处裂缝。为此,山西省文物局决定投资200万元人民币对太原集中营进行修缮。

  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宋建伟介绍,这次修缮主要是对破损的屋顶、屋面、墙体进行修复、补充、加固,对排水系统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据介绍,该工程有望在10月底完工。由于旧址以西有拱极门城墙,以南有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和日本军部大楼,以东还与牛驼寨烈士陵园相望,当地将使该旧址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