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课题组专家近日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煤烟聚集物因其高粘附性和聚合性对人类健康最具危害性。
根据北京大学工学院、苏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发表的研究报告,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PM2.5)空气污染物主要分为4类,即蓬松的煤烟聚集物、长条状矿物灰尘、球状浮尘及其他颗粒物,其中蓬松且富集碳的煤烟聚集物具有很高的粘附性,易于聚集其他种类的颗粒,导致了其化学成分的混合及毒性的增强。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段慧玲说,当这类煤烟聚集物接触到人体时,它的强粘附性可能会使皮肤和细胞更加持久地接触这些污染物,对人体造成危害。基于此,科学家们判断,这种来自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生成的蓬松且富集碳的煤烟聚集物对人体最具毒害。
段慧玲介绍,过去几年中,有很多研究报道了PM2.5的数量、尺寸、形状、成分、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根据他们研究,PM2.5颗粒中的化学毒性虽然对健康影响重大,但并不是导致颗粒危害性的唯一影响因素,颗粒的形状、表面性质等形貌因素也因其动力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对颗粒的危害性行为有显著影响。
这些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测量PM2.5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和粘附力,首次揭示了PM2.5空气污染物的纳米力学性质。
在所有的有害空气污染物中,由于PM2.5可以侵入最小的气管而进入肺部,对人类健康最具危害性。
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科技期刊《自然》的子刊《科学报告》。(记者魏梦佳)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