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会100多年的历史上,欧洲已经举办过30次夏季或冬季奥运会,但亚洲才办了5次。拥有13.6亿人口的中国只办过一次夏季奥运会,即便加上2022年冬季奥运会,中国办奥运会的次数也真不多。”北京市市长王安顺4日表示。
几天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奥委会投票决定北京携手张家口成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北京也成为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之后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奥运历史第一城”。
作为北京冬奥申委主席,王安顺4日在北京市成功申办冬奥会工作通报会上表示,中国办奥运会次数不多,民众也很支持北京携手张家口举办冬奥会。
他说,北京申冬奥在全国范围内拥有90%以上的支持率,而在两个举办地北京和张家口,民意支持率分别高达92%以上和99%,“这在历史上所有冬奥会申办城市中都是绝无仅有的,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百姓对冬奥会的期盼”。
王安顺补充说:“这个数字并不是中国政府自己调查的,而是国际奥委会委托专门的第三方公司测评的数据。”
更多的民众支持冬奥,是认为冬奥会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5岁的张伟在位于北京约200公里外的崇礼万龙雪场已经当了5年滑雪教练。他说,申奥成功对他而言意味着更好的生意、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生活,“不仅是我自己,随着游客增加,我家里开的饭店生意也越来越好”。
北京市民张希表示,自己支持北京举办冬奥会的最大原因是北京将会有更多的蓝天。“政府承诺2022年的PM2.5比2012年下降45%,如果冬奥会能促进和加速这一进程,每个人都能呼吸干净的空气,我一定支持,为什么不支持呢?”她反问记者。
据统计,上一个滑雪季,北京滑雪人数增加了40%。“国际上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冬季运动薄弱、基础设施差的国家,但这些数字都是认识上的‘矫正’”。王安顺说,2022年冬奥会将促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是对中国,而且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都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北京为我们勾画了将冰雪运动推广至数亿人的前景”,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体育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作用,借助冬奥会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是国际奥委会最为赞赏之处。
王安顺表示,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与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一致,并将成为后者的突破契机。
举办冬奥会将加强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地道路网络的形成,也将为京张两地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推动京津冀地区间优势互补、缩小城市发展差距提供契机。目前,备受关注的京张城际铁路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9年完工,届时两座城市间的往来时间将由现在的三个多小时缩短至不到一小时。
“让奥运会回到城市与人民中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正是北京申办冬奥会并将持续施行的理念之一。”王安顺表示,在奥运历史上,美国一共举办了8次奥运会,法国举办过5次,日本(包括2020年奥运会)4次,英国3次,到2022年,中国将举办两次。届时,如果顺利,中国已经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将通过奥林匹克大舞台,向全世界和全国人民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象。(记者乌梦达)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