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续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 保障残疾人权利尊严

2015年08月03日16:08  
 
原标题:中国继续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 保障残疾人权利尊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保障他们平等融入社会并自尊自信生活,始终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关切。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今天(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保障残疾人顺利出行和获取公共服务,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标准促进信息无障碍交流传播。

  今年5月,随着一部管理条例的实施,导盲犬被准许进入北京的轨道交通工具,此举便利了残障人士出行,被视作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事实上,这是中国社会尊重、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尊严、努力构建社会无障碍环境的缩影。三年前,中国国务院颁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区服务等确立了制度规范,旨在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看来,在此推动下,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效显著,而广大残疾人的实际需求还很迫切:“残疾人乘坐飞机、火车出行更加便捷;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有了法规政策保障;高考为残疾人提供了合理便利的条件;一些网站和电讯公司实现了信息无障碍;金融机构也完善了信息交流电子渠道无障碍服务措施等等。最近,我们开展了全国近3000万持证的残疾人的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专项调查,大的数据表明广大残疾人对无障碍的环境还是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出行难、缺乏必要设备保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忧虑和呼吁。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刘灿坦陈,中国无障碍设施建设还面临覆盖面不全、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已建成设施配套性、系统性不够,管理维护往往也不到位,使用中损毁、挤占无障碍设施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他表示,住建部将采取更多举措,从广度和深度上满足残障人士需求,“(我们要)加强对于已有政策、标准、法规、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使全社会、相关主体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提高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住建部和中国残联商量要对政策法规标准的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我们要不断扩大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推进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使更多的人共享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成果。此外,因为无障碍设施的技术和设备也在日新月异地更新,所以我们要实时修订我们的有关标准规范,使我们的无障碍设施功能不断提升。”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介绍,目前,中国300多个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一些新闻媒体已完成了网站信息无障碍系统建设。接下来,将继续加强信息无障碍的标准制度和技术应用推广工作,“要尽快出台《盲人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要求》、《盲用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要求》以及残疾人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等相关标准,使制造企业按照这些标准生产相关产品;要研究适合残疾人、老年人等特定人群使用的信息通信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发推广相关业务和应用,让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能够全面的融入到信息社会。”

  中国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加快完善综合运输枢纽、场站多种方式衔接的标准规范,保障残障人士使用各种运输方式方便出行。在新建、改建交通基础设施时,力争做到无障碍设施的全面覆盖。推进完善残疾人优先购票、检票上下的条件,积极鼓励各地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台优惠便利措施。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