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成都市委助“蓉漂”走好创业“第一公里”

2015年08月03日05: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团成都市委助“蓉漂”走好创业“第一公里”

  北京有“北漂”,成都则有一群闯荡的青年创业者,他们被称为“蓉漂”。

  围绕这一特殊青年群体,近年来,团成都市委开展了持续性的服务工作,为城市发展留住了一大批创业精英。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说,成都有着雄厚的青年人才力量,团组织要发挥了解青年、贴近青年的优势,做好党委政府与广大青年之间的“纽带”,当好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导师”。

  青年创业园为成都留下5000创业生力军

  四川泸州人杨震就是被成都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青年创业园”)留下的。

  大四那年,杨震和同学帮一家公司开发了一套电力系统用的无线抄表系统,赚了30万元。拿到这笔“巨款”,大家都惊呆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处理。

  眼看着要毕业了,他们决定注册一家公司,给这30万元“安顿个地方”。他们几个骑着车绕成都一环路,寻找创业灵感。

  彼时,团成都市委正在全市各区县牵头建设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们首先把公司安在了成都市成华区的青年创业园。在那里,他们可以享受3年房租减免、免费工商登记注册等服务。对于毫无市场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这些支持像一场及时雨。

  以成都高新区青年创业园为例,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在通过入驻评估后,将得到第一年100%、第二年70%、第三年50%的房租补贴。“不用操心办公场地等问题,我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和业务中去。”成都云端物联公司创始人凌星炜说。

  由于青年创业园紧紧围绕成都市产业发展规划,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等作为扶持青年创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加上场租减免、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全方位优惠政策,团成都市委扶持青年创业的成果十分丰硕。

  统计显示,成都青年创业园累计入园项目2656个,孵化出园项目1284个,创业园区实现产值约60亿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创业园为成都留下了大约5000名创业青年,他们成了成都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特色服务直面青年创业融资难题

  相比“场地贵”,“融资难”更是创业的瓶颈问题。

  针对这一核心难题,团成都市委强化了“金融+智力”扶持,促进优质项目的培育、发展和集聚。从2010年起,团成都市委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对接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创新性推出“青创宝”全链条金融服务产品,重点关注和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的青年创业项目,为早期企业提供全面的财税金融服务。

  创业者周宇翔把定制家具搬上了互联网。但由于团队比较年轻,无法控制整个供应链中的质检、流程等环节,很难做强一个品牌。要突破这一点,周宇翔在资金方面受到了限制。

  在一次融资宣传活动上,周宇翔接触到了“青创宝”。当了解到“青创宝”可以为创业者提供财税、金融方面的扶持时,他感到十分惊喜。

  早在2010年,团成都市委与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合作,推出了针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青春易贷·银创通”金融产品及财税服务产品,即“青创宝1.0版本”。2012年下半年,“青创宝”升级为2.0版。截至目前,“青创宝”已为创业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发生额超过1亿元。

  在青创宝的帮助下,周宇翔不仅得到了高新锦泓科技小贷40万元的投资。去年9月,雷军的顺为资本还为周宇翔的丽维家投资千万元。

  “青年创业企业由于规模小,通常没有专人管理财务,财务报表不规范,在企业发展和融资方面有障碍。”“青创宝”负责人鲁品表示,作为对种子期、初创期团队的扶持,青创宝提供了免费的、基础的财税服务,以及兼职会计、财务顾问等服务,帮助创业青年突破短板。

  7月25日,在团成都市委等单位主办的“创业天府·菁蓉汇”创业项目路演活动中,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对“青创宝”模式予以高度肯定。

  除了青创宝,团成都市委还打造了“8号平台——成都青年创业沙龙”投融资平台、成都青年创业学院财务金融服务中心等支持机构,推出“金融服务菜单”,定期开展“8号风云汇”“金融投资汇”“金融蜂巢”等投融资对接活动,为青年创客提供接力扶持。

  “8号平台”由团成都市委与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博瑞投资集团联合创立,是创新创业企业专属投融资交流和创业孵化成长平台。平台推行“育种评估+合约管理+园丁服务”的孵化管理模式,从入驻管理、项目孵化、金融扶持、导师会诊、宣传推介、商业实践等多方面积极为入驻项目和团队提供最大化的支持,帮助创业孵化项目快速发展壮大。

  由于团组织建成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仅2014年,就有超过50个团队获得总额超过1.4亿元的股权投资,100多家创业企业获得累计超过9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了青年创业的融资难题。

  让扎根成都的“蓉漂”越来越多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把成都建设成为各类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的首选之地”,把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并对成都团组织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2月,刚刚调任成都市长不久的唐良智,把他之前在武汉开创的支持青年创业品牌活动“青桐汇”也带到了成都,并取名为“菁蓉汇”。

  在成都举办的首场“菁蓉汇”上,唐良智创造性地提出了“蓉漂”的概念。他说,硅谷有硅漂,北京有北漂,生活成本极高,但是因为创业机会多,年轻人愿意在那里漂着。“我们要把成都打造成这样一座城市——大家宁肯在这里‘蓉漂’,寻找创业机会,也不愿意离开”。

  深圳人凌星炜就是这样一位“蓉漂”。不过,最近他把老婆、孩子从深圳接到了成都,决定在这儿扎根创业。一年前,他看中了成都巨大的私家车保养市场,决定和几位成都的合伙人一起创业。他创立的成都云端物联公司把互联网和汽车保养搭上了关系,通过微信服务号接收订单,为用户提供上门汽车保养服务。

  创业之初,凌星炜没有多余的资金租办公场地,只能与母校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老师合用一间办公室。“距离市区20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很难招到人。”半年时间里,办公场地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凌星炜。

  从朋友那里得知团成都市委扶持青年创业的举措后,凌星炜很欣喜。申请之后,他很快在成都高新区天府创新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里得到了一间200平方米的办公室。

  打动凌星炜的不仅仅是场地问题,巨大的市场、完善的政策、良好的环境,让他最终决定举家搬到成都。

  如今,团成都市委打造的创业扶持体系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到成都创业,这一工作也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肯定。唐良智说,成都将坚持“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市场主导”,吸引更多社会投资、开发更多类似“青创宝”的金融产品,出台更多政策措施让创业者更容易获得首批投资和可持续融资,帮助创业者迈出创业的“第一公里”。

  唐良智还表示,成都有着雄厚的青年人才力量,70余万青年大学生是成都最具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的人才资源。他希望,团成都市委继续发挥了解青年、贴近青年的优势,支持和推动广大青年在成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