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场上的慈善

2015年07月31日22:3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足球场上的慈善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刘欣)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退役之后多从事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行业,但高雷雷是个例外,他在忙着做慈善。

  和许多中国运动员不同,年少时的高雷雷从未在专业体校接受训练,而是在人大附中一边进行文化学习,一边为校队征战。

  17岁的高雷雷被当时的武汉雅琪队选中,由此进入中国最高水平的足球职业联赛。而后为家乡球队北京国安俱乐部效力期间,他赢得了球迷的喜爱。

  2007年,通过一步步试训,高雷雷加盟芬兰超级联赛球队迈帕俱乐部,在中国球员中率先实现了自由转会,并成为历史上第五个在欧洲联盟杯比赛中亮相的中国球员。

  而后,这位足球青年先后转战美国和澳大利亚,成为唯一一位在四大洲的职业赛场上留下足迹的中国球员。2011年,高雷雷挂靴。

  他真正被更多中国人所认知,是由于2007年开始的慈善之路。

  那一年,高雷雷开始抽空走访四川、云南等地的偏远山区,在那里短暂支教。他也曾投资为当地小学兴建校舍,购置校车。但是他逐渐意识到,相比于硬件设施,对孩子们最重要的永远是老师。

  “但我实在没有能力介绍更多的老师长时间在偏远地区与孩子们为伴。”高雷雷说。于是他考虑以己所长,为孩子们建球场、买装备、教踢球。

  从采购建筑设备和水泥、沙土、草皮,到聘用工程队,高雷雷亲力亲为。“没办法,建球场的开销都是我一个人承担,从不向别人募集资金。”他说,“所以我要精打细算,尽量省去中间商的利润。”

  他建一座球场花费大约50万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在北京、云南、四川建造了6座以自己当年球衣号码命名的“21球场”,大约5000个孩子参与到了足球运动当中。

  这些球场有着统一的建造标准和规格。“我并不认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就应该使用比大城市的同龄人低一级的运动设备。”高雷雷说。

  在决定施工之前,高雷雷会对学校进行评估:“学校必须配有体育老师,这样球场才能得以长期利用,避免闲置。”

  寒暑假期间,高雷雷还会邀请云南、四川等地的孩子到北京参加足球训练。他甚至将他们带到英国和德国等足球发达国家,观看高水平比赛,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今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其中就为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制定了时间规划。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

  高雷雷并不指望他资助的孩子们都成为职业球员。“他们在课堂上学到尊重、纪律、团结、信心,但只停留在概念。”高雷雷说,“在球场上,他们能明白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这就足够了。”

  高雷雷现已为人父,修球场的资金基本来自他在北京闹市区南锣鼓巷经营的一家餐厅。

  他做慈善也曾不被家人理解。“钱存起来多好!”这是高雷雷听到家人最多的抱怨。

  “我不断告诉他们,慈善并不复杂,只是为别人行方便,是每一个社会人应有的本能反应。”高雷雷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有能力修球场,我会以别的形式为他人作贡献。”

  高雷雷做慈善是受到了已故父亲的影响。“他是一位大学老师,曾为帮助贫困生卖掉了自行车和手表。”

  此外,海外踢球经历让他明白了运动员和社会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西方,球员会定期为社区义务服务,”高雷雷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稍微扭转一下人们对中国球员的负面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慈善也发生了转变。起初,在云南期间,高雷雷每走访一个村落都会捐给当地人一些钱。“最后我甚至买不起回北京的车票,只能向朋友求救。”

  现在,他明白了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陪伴。因此,他每周会去自己在北京捐助的球场四次,尽量每个月重返云南或四川,陪孩子们踢会儿球。

  “个人从事慈善事业和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捐助不同。”高雷雷说。他不在乎有资助孩子的数量,也不在乎自己投入了多少金钱。“我只在乎孩子们是否真正得到了帮助,他们的生活是否真正因为参与体育锻炼而充满了阳光。”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