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娃倾向理工科 富娃更偏爱文科?

2015年07月31日15:13  
 
原标题:穷娃倾向理工科 富娃更偏爱文科?

  文科的作业成本确实高于理科 但选科和家境可没什么关系

  文科生和理科生,是所有高中生无法避免的一种“身份选择”,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同,或者是因为兴趣爱好,或者是逃避薄弱学科,或者是跟着就业指向走。不过,近日美国有一项研究称,家境优越的孩子更倾向选择历史、文学等文科专业,选择计算机、物理等理工科专业的则更多是家境不好的孩子,因为理科如计算机专业的年平均收入会比人文专业高2.5万美元。这是真的吗?

  高中生选文理原因是啥?

  上世纪70年代“老高中生”:学好数理化是口号

  1977 年9月,老刘读高二,面临分科的选择。“当然是读理科了!”老刘几乎是没有犹豫就选择了理科。对于为什么选择理科班,他说所有人的理由都出奇的一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也是当时全中国上下和校园里最响亮的一句口号。“说白了其实很简单,有一技之长的理科生毕业后才吃香。”

  95后“新高中生”:理科不好才会选文科

  在文理江湖,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文科生大多是理科不好,才被迫从文的。今年刚考上东南大学的文科生小吴就直言,自己当时选文科跟家庭条件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就是因为数学太差,没法学理科。“老师也在班上给出建议:理科好就选理科,理科不好就选文科。”小吴说。

  艺考的学生:有钱的学生才能学艺术

  今年刚被北方一所艺术院校录取的古琴专业艺考生小陆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为了让她挤进招考名额,家里前后花了50万:一把音色好的古琴动辄七八万,去北方求师除学费、拜师费外,还有租房费用等,艺考结束还要补学文化课。“有一些家庭条件一般,拿不出高额培训费,但自身有艺术天赋的艺考生,在外省考附中时就被挤掉了,连考试的机会都没有。”小陆透露。

  家族企业接班人:家里人让我学好外语和金融

  正在南京某大学外语系读书的小陈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都是苏南的企业主,因为是个家族企业,所以接班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他表示,在报考大学时,家里人说得很明确,不管怎样,都要学会金融和外语,学金融为的是以后企业的发展和资本运作,学外语则是为了拓展视野。

(来源:金陵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