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陪伴失明儿子学钢琴 儿子:你是我的眼

2015年07月29日10:25  来源:上游新闻
 
原标题:妈妈陪伴失明儿子学钢琴 儿子:你是我的眼

妈妈每天陪着翁宁练习钢琴

翁宁如今打算应聘一家酒店的钢琴师

  原标题:失明儿子学钢琴妈妈看谱唱给他听 三年考过十级

  “妈妈就是我的眼。”32岁的翁宁坐在钢琴前,几近失明的双眼对着琴键,仿佛看到了过去5年和妈妈日夜相处的情景。

  5年前,27岁的翁宁患上青光眼,几近失明,无奈辞职回家。那一年,妈妈牵起他的手,成为他的眼。4年前,妈妈陪着他,从零开始学习钢琴,成为他的琴谱。1年前,妈妈陪着他走上考场,通过钢琴10级考试。上周,妈妈陪着他走进一家酒店,为应聘钢琴师作准备。

  重庆晚报记者 邹渝 刘润 实习生 姜婷玉 摄影报道

  患青光眼,大学全靠听着学习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来到江北区读书梁,一阵悠扬的钢琴声就从一处房屋里传出,这就是翁宁的家。4年来,翁宁每天要练习七八个小时的钢琴。1年前,他通过了钢琴10级考试,现在担任一些合唱团的伴奏,还准备应聘一家酒店的钢琴师。

  翁宁的妈妈宁秀娥说,儿子的眼睛看似明亮,但由于患上青光眼,几近失明,只剩下光感。“就算有人站在他面前,他也只能看到一团影子。”

  58岁的宁秀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2001年,翁宁高考前夕患上青光眼,双眼手术后,他连两米远的黑板也看不清,大学4年学习全靠听。毕业后,他到湖北省襄樊市从事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每天对着电脑,视力下降严重。2010年,他的双眼已经完全看不清事物。

  回到重庆,单亲妈妈日夜照顾

  2010年4月,宁秀娥来到重庆火车北站接双目几近失明的儿子。翁宁回忆,当时一下火车,知道妈妈来了,就把头靠在她的肩上,晕了过去。

  宁秀娥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眼睛最好的情况就是留有光感。

  宁秀娥和前夫早年离婚,儿子视力下降后,就一直跟随着她,全家的收入就是她的退休工资。“我是他的妈妈,有责任照顾他。”

  翁宁回家后,情绪低落。2011年,为了让他走出消极,宁秀娥决定让儿子学习新的技能。他们曾经考虑过盲人按摩,但最后选择了钢琴。

  练习钢琴,妈妈看谱唱给他听

  对于翁宁来说,学习钢琴不容易。“刚开始连弹都弹不响。”他说,初学时,大概两三周去老师那里学习一次,平日在家就练习,枯燥和困难让他想过放弃,“但是妈妈非常坚定,不断鼓励我,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妈妈就是我的眼。”翁宁说,妈妈每天陪着他练琴,他的眼睛看不见,她将琴谱上每个音符、节拍、指法、停顿告诉他。一页五线谱,妈妈要念一两个小时,翁宁默记在心里,背好谱子,任务才算完成。

  “刚开始,我也不懂琴谱、乐理,自己也要跟着学。”宁秀娥说,熟练后,她可以把五线谱写成简谱,唱出来给儿子听,儿子听完后,再弹出来,有漏洞的地方,她就指出来。

  经过两年的学习,翁宁考过了钢琴9级。如今,他早已通过了钢琴10级的考试。上周,妈妈陪着他来到一家酒店,打算应聘钢琴师。

  妈妈的愿望

  儿子能找个女友

  “要让儿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宁秀娥说,她常常去一些合唱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翁宁现在是重庆工程师协会合唱团的伴奏,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重庆工程师协会合唱团团长兼指挥杨昭懋说,自己也没办法提供别的帮助,只能一个月给几百元的报酬,因为合唱团也是由于大家热爱组建的,并没有很多的活动经费,只能给翁宁提供一个工作机会,让他可以融入社会。

  杨团长说,他非常欣赏翁宁这样的年轻人,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仍然坚强面对现实,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艺术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非常不容易。

  宁秀娥说,重庆大学青年钢琴演奏家邓礼坤免费教翁宁钢琴,不定期上门指导,每次教给翁宁一些钢琴技巧等知识,还有一些曲子练习,翁宁练会了后再联系老师,再进行下一个点的学习。

  对于未来,宁秀娥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找个女朋友,毕竟我不能照顾他一辈子。”

(来源:重庆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