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近日有网站刊发了游客在济南黑虎泉泡脚的照片,指责游客不文明。
看了照片,个人感觉指责有些过了。2013年,有媒体刊发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喷泉泡脚的照片,但很快大家就翻出外国游客卢浮宫泡脚的照片,予以反击。其实,很多国家、城市的喷泉、水系,到了夏天,到处都是消暑戏水的人群。
我们现在的一些城市管理者和媒体,似乎越来越患上了一种文明洁癖。以文明的名义,把城市景观搞成了只能观看的盆景,阻断了市民和自然最直接的联系。
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看过的一张照片显示,那时的黑虎泉是市民的天然大泳池。而现在我们的很多城市管理者,打着保护河流的名义,不让市民游泳、戏水,却又一方面放纵真正的河流污染元凶。当年济南黑虎泉往西不远处,有排污口向护城河直排污水好几年。
还有城市里的景观草坪。我们的孩子从小被教育要“爱护草坪,不要踩踏”。以至于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城市里的草坪就只是用来看的。
而在英国,人们就是这样在公共草坪上干着我们不能干的很多事情。公共草坪就是天然的足球场。踢球把草坪弄坏了怎么办?草坪管理方再给修补上就是了。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一进门就是一块大草坪。这块草坪一开始可以随便上去踩、跑、跳、躺。不过,好像在今年,这块草坪周围出现了一圈围栏,还加了道门,提示只有周末开放。这说明,在我们国家第一流的公园当中,如何正确地使用草坪,是和国际观念接轨的,但这一观念正在不断退化。
这些“泡脚文明论”、“草坪文明论”的背后,是城市管理者管理成本与责任的转嫁,也是城市当中,人的主体性的沉沦。当市民守着大好的水系、草坪不能去亲近、享受,要这些漂亮的景观究竟有何用。如果仅仅是为了养眼,市民就成了景观的奴隶。
文明绝对不是一些城市管理者为转嫁责任而定义的文明,不管我们进化到什么阶段,文明一定离不开自然,以及人们与自然亲近的初心。
□老于(媒体人)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