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下降凸显 国企改革紧迫性

2015年07月29日00: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利润下降凸显 国企改革紧迫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41.8亿元,同比下降0.7%,降幅比1至5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而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980.2亿元,同比下降21.2%;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5.3亿元,下降0.1%;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552.6亿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216.7亿元,增长4.2%;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71.3亿元,增长6.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仍处于下降通道,但是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都实现了正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幅度已经达到了6.3%。形成对比的是,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却同比下降21.2%,不能不令人担忧。

  那么,为什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差如此悬殊?客观上讲,可能与宏观经济环境不佳、市场需求疲软、大宗商品需求量萎缩、价格大幅下跌有关,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下降6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68.4%,这些行业都是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造成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

  必须注意到,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也都面临需求不足的矛盾,但利润总额却都实现了增长。显然这里面不只是市场的原因,还有体制、机制和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原因。

  前些年,有关部门对煤炭开采等行业实现了大规模整合,而整合的落脚点,并不是放在市场体系下,而是行政强制收购和合并,将煤炭企业整合到几家国有大企业名下。由于整合初期,正处于经济较热时期,对煤炭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煤炭企业效益良好,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更是充满成就感。在这期间,各大煤炭企业也在不断扩大产能、增加供应,导致开采能力不断上升。殊不知,市场是变化无常的,美元升值以及全球需求疲软,彻底打破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神话,很快煤炭企业利润开始大幅下降,有些企业还出现了亏损。

  相反,如果这些企业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面临目前这样的局面,可能会采取更灵活的措施应对。即便价格大跌,也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利润下降和亏损的增加。通过优化体制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开支,甚至停产转型,增加盈利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1至6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警示我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已经相当紧迫。如果再不对已经步入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再不让这些企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甚至还在用政策保护它们,保护落后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非常不利。

(来源:经济参考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