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7月28日电 (马化宇)“目前有几辆车按照平行进口汽车模式走通了,规模是非常非常的小。”近日,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在上海市政府自贸区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启动半年来,真正通过平行进口引进的汽车仍然屈指可数。
上海平行进口汽车交易展示中心位于洲海路999号,现代感十足、宽敞明亮的大厅装修考究。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于今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然而入驻于此的进口车厂商和豪车数量并不多。
据上海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自贸区第一批认定的17家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企业中,仅4家试点企业签订了购车合同,228辆车的平行进口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获得商务部同意。
上海官方1月7日公布的《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的通知》,可谓将一直处于行业灰色地带的“平行进口车”置于阳光下,这让除总经销商以外,由其他进口商从产品原产地直接进口的车从此有了“合法”身份。
然而,动作频频的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试点如今却亟待突破规模不大的困局。简大年坦言,目前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汽车试点仍存在三大问题:小3C认证、汽车落地征税、区内改装和统一核价。
所谓小3C认证,是相对大3C(即中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而言的,大3C是通过海外品牌主机厂授权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而小3C则未获得品牌厂商的授权,是贸易商自行通过海外改装厂改装得到的3C认证,一个认证一年可以进口500台车。
所以,小3C认证是否合规,是否可作为试点模式经验推广,这些都暂无定论。简大年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小3C认证如何与国家认监委沟通,取得他们的批准。”
海关落地征税的问题在于,国家发改委有关规定称:自2005年起,所有进口口岸保税区,不得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这一政策旨在缓冲进口车进入中国市场对国产车的冲击,但同时增加了进口车商的资金压力。汽车经销商们普遍希望,平行进口汽车进入保税区后,可以保税存放,出区时再完税,以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我们还在协调区内改装和统一核价的问题。”简大年说。
区内改装,意思是在“一线”对平行进口汽车的监管逐渐放开,通过在自贸区内设立改装厂和相关平行进口平台,让汽车在进入一线以后、未出二线以前,完成符合性的改装和3C认证的申请。
“这些问题我们近阶段会去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我们有信心,把上海自贸区的平行进口汽车整个运作模式彻底打通。”简大年说。
据悉,中国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贸区也在同时开展平行进口车的试点工作,并且相关环节正在打通。业界认为,要想以正规的流程化方式,大规模地平行进口汽车,需要的是政策层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