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聚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2015年07月28日16:33  
 
原标题: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聚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原标题: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 中外嘉宾聚焦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2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深处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商和学者代表分别就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新机制等议题展开研讨。

  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论坛上介绍,中国已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影响的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3。

  在当天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并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我们不仅初步遏制住荒漠化持续扩展的趋势,实现了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和荒漠化程度,持续多年的双坚守,还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新的产业,实现了沙区农牧民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增长。”

  在今年4月,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汪洋表示,未来中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将更加注重科学治理、调动社会参与,以及制度建设和国际合作,“确保2016-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建立和巩固以粮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等目标任务。中国政府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全球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中国将来不仅像兔子一样不吃窝边草,中国将把窝边的草,养得更加丰盛。”

  论坛期间,中国荒漠化治理实践的“库布其模式”被多次提及。这一模式由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1.86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有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沙漠沙尘天气减少了95%。而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的壮大,也极大改善了10万沙区民众的生活,年均人收入从不足两千增长到近万元。

  库布其只是中国推动荒漠化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之一。据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对荒漠化防治与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推动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发展,“加强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与示范。形成了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累计示范转化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此外,推动生态修复产业化发展。我们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化防治、毕节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态治理、门头沟矿区修复等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了生态医药、生态光伏、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将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由‘两难’变为‘双赢’。”

  出席论坛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中国的防沙治沙给当地生态带来了巨大转变,数百万人口从中获益,希望中国的治沙模式能在更大范围推广,“在库布其、亿利集团以成千上万的投资来改造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且太阳能工业正在起飞,每年也吸引了将近20万旅客到这里来开展生态旅游。我们如何将这种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复制,需要一定的愿景,也需要类似于绿色丝绸之路这样的一个项目作为我们的旗舰。”

  当前,因为荒漠化问题,全球每年大约要失去1200万公顷土地。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萨帕特罗建议,应当像关注气候变化一样关注荒漠化问题,设立专门的跨政府科学委员会,并且给予荒漠化防治更多的融资支持,“目前,有80%的暴力冲突是在干旱区域发生的,这一事实也急需国际社会的注意,良好的土地管理的影响,对于气侯变化方面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强调。在森林退化以及农业方面的排放占到了全球排放的25%,森林覆盖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帮助我们提供清洁和安全的水资源。如果重建我们的自然资源,便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我们必须像关注气侯变化一样的去关注荒漠化问题以及森林退化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两部分的项目。”

  据了解,今年,联合国大会将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拟议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15项与土地问题有关。到2030年,每公顷退化土地将通过复垦同一生态系统中另外一公顷或更多公顷的土地这一方式予以补偿,以遏制当前荒漠化的趋势。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