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南洋侨批中的抗战记忆

2015年07月28日08:5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烽火家书:南洋侨批中的抗战记忆

  新华网福州7月28日电(记者黄鹏飞)“橄榄岭及胡井开寻战壕以防日军侵入内地。闻之,在外诸心均不安。儿窃思禀慈亲全家来仰,而中途日舰日机横行乱炸……后日军若迫近同安之时,合宜闪避耳。”

  走进福建泉州档案馆展厅,这封写于1937年12月1日的南洋侨批引起游客关注。在信里,缅甸华侨叶福祥记录了自己在海外得知日军侵扰福建、民众开壕备战的消息,并时刻牵挂着闽南同安家中母亲的安危。

  在闽南、潮汕方言中,“批”即“书信”。自清末以来,因交通不便,旅居在南洋各地的福建、广东华人华侨往往通过“水客”及海内外信局寄送钱财及家书,“侨批”即成为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交流载体。

  “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加紧了对华南的侵略步伐。在东南沿海,日军于1937年10月占领金门岛,后以金门为据点,不断对福建各地进行轰炸。虽远隔千里,战火里的故乡却成为海外侨胞心头的牵挂,这个时期的侨批成为侨胞们转告战况、联系家人的唯一渠道。

  “日本占咱金门,现今金门男女数百渡往夷邦觅利,所以金门店头一概用金门人,因致觅生活十分困难,无可奈何。”1938年5月,马来西亚华侨刘甫盈寄予家中的侨批中直接言及,金门沦陷,百姓漂泊南洋逃生求存,千里之外的战事已经直接影响了南洋华人社会的日常生活。

  1946年,菲律宾华侨吴家编的家书则讲述了菲律宾沦陷数年来侨民流离失所、无处逃生的生活窘境:“因抗战数载斐岛沦陷日寇,逃避山林赋闲数秋坐守度日无生活之计。”

  “中国的抗日战争与海外反法西斯战争是站在统一战线上的,海内外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战争时局也是紧密相关的。”泉州档案馆副馆长陈若波说,无数侨批写下的是普通百姓日常的家事,更证明了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不分地域、不分阶层的民族救亡。

  翻开封藏在档案馆里的资料,在1928年至1945年间的海外来信中,“还我河山”“毋忘国耻”“抵制日货”“不做亡国奴”等激扬的字眼和醒目的印章在海外来信中随处可见,几乎每一封遗存的侨批中都可以看见华侨关心时局、积极支持抗战的珍贵史料。

  “他此行不是回家省亲,乃是为国当兵服务而去。妹初闻此事亦曾竭力劝其勿往,无奈侄儿志已决,是我人力所不能挽回,他终而去……”在福建泉州侨批收藏家、研究者黄清海手里,这封写于1939年的侨批背景已难以考据,但寥寥数字,却刻画了一名普通华侨青年的报国热血。

  “所以侨批都是百姓的故事,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黄清海说,从20余年前便开始关注、收集侨批档案,为的是留住最真实的历史。

  2013年6月,以福建侨批和广东侨批为主的“侨批档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作为海外侨胞和故乡人民的集体记忆载体,抗战侨批向世人传递着战争历史下海内外中华同胞团结一致的声音。

  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福建泉州档案馆自今年年初起便开展了一系列抗战侨批文化讲座、档案实物展览、民间交流等活动。泉州档案馆馆长夏丽清说,目前泉州档案馆与民间历史研究者、收藏协会等通力合作,希望通过各类活动让公众更多了解侨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新力量。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