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村落“想不到”的新生活

2015年07月27日10:57  
 
原标题:新疆维吾尔族村落“想不到”的新生活

  中新社吐鲁番7月27日电 题:新疆维吾尔族村落“想不到”的新生活

  作者 杨静怡

  在吐鲁番葡萄沟的青蛙巷,阿力术·阿提吾力站在自家的葡萄架下翻着一沓照片。开始做“农家乐”不久的他刚刚送走一批明星客人,内地最受关注的真人秀节目之一《爸爸去哪儿》在这里完成了录制。作为节目中“3号房”的房东,他与原来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明星合了影。

  40多年没走出过新疆的阿力术从没想过除了种葡萄,家里还能通过招待游客来赚钱。更没想到的是,以前“外人走错路才会到这里来”的青蛙巷,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当地村民很久以来都以种葡萄为单一经济来源。享誉盛名的吐鲁番在去年吸引了海内外游客超过460万人次,而这条居住着33户维吾尔族村民的巷子,却与这样的热闹无缘。

  青蛙巷所属拜西买里社区的支部书记乌买尔·巴吾东介绍说,去年村里来了帮扶小组,改善了房屋、饮水等基础设施,再加上铺就的宽阔柏油路,青蛙巷终于具备了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而借助于吐鲁番当地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范化管理、品牌塑造和影响,这里成为新兴旅游景点。

  今年68岁的阿加汗·吾守和阿力术一样,属于第一批开办“农家乐”旅游的6个家庭之一。她还清楚记得迎来的第一波客人是来自沿海大城市的,“衣服穿得漂漂亮亮,人也干净得很”。朴实的阿加汗生怕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不习惯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可他们都特别高兴,尤其是吃了我们的水果和手抓饭之后,都说不想走了。”

  游客来了,最直接的就是带来了经济效益。“原来种葡萄年收入在15000至20000元人民币,去年刚开始经营农家乐,就增收了5000元人民币。”阿加汗介绍说,仅在今年的旅游旺季,她家靠农家乐的收入已近2万元。

  青蛙巷在迎来游客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了解外界的大门。阿加汗渐渐听得懂汉语了,她的孙女阿地兰也从游客们的讲述中有了新的志向。即将升入高三的她想考到外省市的大学,“要出去看看,现在条件好了,去外地读书经济压力不会那么大了。”小姑娘说道。

  阿力术更是在客人的建议下,将旅游增收的钱用来改善农家乐的居住环境。他还要把和明星的合照放大挂在院墙外面,吸引更多的人。阿力术说自己也打算学习上网,“宣传自家小院,也能知道外面的人都喜欢些什么。”

  在阿克苏依干其乡,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吐尔逊·沙吾提也与阿力术有着相似感受:如今的生活是他以前从未想象过的。他们全家七口人现已搬进了近3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一层的客厅铺着特色地毯,空间甚至够一家人一起跳舞。

  吐尔逊所在的多浪新村也以维吾尔族村民为主,共有900多户人家,经过近十年的规划改造,如今几乎人人住进楼房。

  “我家有30亩地,之前只种粮食、棉花等,收入有限。有专家来指导我们,改良了林果品质,现在我将7亩地改为苹果园,20亩地是红枣园”,吐尔逊介绍说,这样一来,一亩地的年收入由不到5000元提高到超过1万元。

  而这不是他家的全部收入来源,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他们购置了一辆长途汽车,由两个儿子跑运输,大儿媳妇还开了一家裁缝作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生活水平”,村干部吐尔洪告诉中新社记者。

  无论是一条巷还是一个村,正在发生着的变化也映射着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变迁,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维吾尔族老人大部分不太会讲汉语,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们一遍遍重复着“生活好得很”,再问其它,就只有微笑以对。(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