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的家门——探访武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2015年07月26日19:2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社区群众的家门——探访武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新华网武汉7月26日电(记者廖君、冯国栋)“不像是衙门,更像是家门。”25日,75岁居民黄仙娥正在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滨湖党群服务中心纳凉,她这样评价建在小区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今年来,武汉市武昌区推进社会治理,取消了社区行政审批职能,让社区从找项目、拉投资、审批盖章等琐事中“松绑”。原来带有行政色彩的党群服务中心摘了“官帽子”,服务群众的定位越来越明确,越办越接地气,也越来越受群众欢迎。

  走进滨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门,“家”的温馨迎面扑来。这里布置简单又用心。一楼是网格服务管理站,工作人员正热心接待前来办事的居民;二楼很热闹,有居民在下棋,有的在做健康理疗,还有的在上网;三楼、四楼是安静的书吧和文体活动室。爱好书法的大伯在这里泼墨挥毫,几位大妈则在低头专心织绣;五楼咖啡飘香,这里设有自助咖啡研磨机,墙上还挂满了生活在小区里的小朋友们的可爱照片,洋溢家的温馨……

  武汉市武昌区滨湖社区书记周秀红介绍说,服务中心是在社区群众的期盼中建起来的。滨湖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区2万多人口中,老年人占15%左右,大约300人。老年人子女平时上班不在家。2009年,武昌区中北路段整体拆迁。去年小区还建楼建好后,群众盼着能把活动中心建立起来。在群众支持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去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为了让老年人不孤单,有照应,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多彩的活动,提供活动场地和用品,还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专业服务。投入使用近一年来,这里已经成为4个居民小区、6900多户人口和2万多人的“精神家园”。

  “之前住大院很热闹,大家白天是工友,下班是邻居。后来退休了,搬进了高楼,原来的老伙计们都难得一见了。党群服务中心修好了,只要一有空,我们就到这里聚聚,感觉很开心。”76岁的小区居民张高鹏说。退休后,张大伯的爱好就是和老邻居到党群服务中心下盘棋,聊聊天。

  在武汉市武昌区,像滨湖社区这样设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区还有很多。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武昌区推行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它们不仅为社区群众活动提供场地和设备等服务,还有的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梦工厂”。

  在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张家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会组织孵化园”,一面贴满标志的墙特别引人注目。包括“张家湾社区73-75院落自管小组”“武铁社区民间超级救火队”“华龄氧吧”等40多个社会组织在这成长。在一至两年的孵化期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供场地、设备,武汉民政等部门协助培育能力,推进公益领域甚至整个社会领域的创新热潮。

  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王立说,社区虽小却最关民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治理,首先要转变理念。去掉社区的行政彩色,摘掉社区“官帽子”,建设服务型的党群服务中心,才能让基层切实回归服务本位,才能让百姓享受改革的红利。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