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蔡塘:民主决策让农民失地不失业

2015年07月24日20:52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厦门蔡塘:民主决策让农民失地不失业

  新华网厦门7月24日电(苏杰 蓝燕婷)厦门繁华市区吕岭路上,座落着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综合体——蔡塘广场。与众不同的是,它是由当地失地农民集资开发的。当地居民由此变成了股东,而蔡塘广场也成为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源源不断地为居民们产出红利。

  周宝玉是一名30多岁的妇女,在社区劳动保障站工作,同时也是一名股东。她说:“保守估计每股每月至少可分红2500元,基本解决了生活需求,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大家不会有坐吃山空的窘态。”

  毗邻湖边水库的蔡塘村曾是厦门重要的蔬菜基地。2003年蔡塘改制为社区,但仍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本村人口2千多,生活在这里的外来人口达五六万人。

  2006年,厦门市开始对湖边水库进行综合整治和开发,蔡塘社区被列入改造范围,共征地800多亩。大范围的征地拆迁,让保留着农村生活习惯的蔡塘人担忧起来:土地是衣食父母,没了土地靠什么生存?于是社区向政府提出建议:划拨一定比例的发展用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

  在政府的支持下,蔡塘社区用原来的人均15平方米的企业用地指标换取了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指标,共获得了45亩商业发展用地,这是厦门首块集体商业发展用地。

  有了土地,如何选择发展项目和发展模式?蔡塘社区实施阳光操作、民主决策。社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清芳介绍说,成立了由社区两委、居民小组长、妇女组长、老人协会会长等构成的领导小组,对发展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和民主听证,并由居民代表签字表决通过。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将项目定位为城市商业综合体。

  蔡塘社区居委会主任曾敬礼说,蔡塘社区独创了“蔡塘模式”,让符合条件的原始居民(多数为失地农民)全部入股,居民自筹资金2亿多元。部分居民是困难户,拿不出股金,社区就找银行为他们提供全额贷款,保住了他们的股东身份和未来收益。

  如今,气势恢弘的蔡塘广场已经落成,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亿元,形成了厦门岛东部一个新的商圈。记者看到,超市、百货商场、酒店、电影院、餐厅、银行等都已开始正常营业。

  曾敬礼告诉记者,这些入驻项目签约期都是20年,蔡塘广场平均每年租金收入达5000多万元,社区居民共拥有股份1630多股,每股年分红约3万元,首笔每股分红2.5万元已派发居民手中。此外,广场还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

  曾敬礼表示,“蔡塘模式”可以概括为“村民变股民、城市有发展、百姓有保障”。

  创业难,守业更难。蔡塘的创业已获成功,但未来蔡塘广场的管理面临艰巨的任务。曾敬礼表示,目前已成立蔡塘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蔡塘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社区和资产要进行剥离,形成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障股东权益。

  湖里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纪华国说,蔡塘社区经过创业已形成了庞大的集体资产和股东权益,应加强监督管理,尤其是要按照股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的“五要”原则,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蔡塘广场良性运作、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