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3日,NASA发布最新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发现了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一颗围绕恒星Kepler 452运行的行星Kepler 452b,并且其距离适中,因而其地表有可能存在液态水。
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另一颗地球”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仍需科学证据
中新社南京7月24日电 (记者 朱晓颖)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另一颗地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专家认为,这颗太阳系外行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可能性还需进一步科学证据。
据报道,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NASA公布发现迄今与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其上或有大气层、流动水。它距离地球1400光年。
“我认为,它存在生命可能性很大”,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这颗行星与地球大小相近,其母恒星“年龄”与太阳接近,二者分别为45.5亿年、60亿年,这为可能的生命演化提供了充足时间;Kepler452b与母恒星的距离,与地球与太阳接近,两颗行星均处在宜居带上。
“它是人类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其各种指数与地球相似度高达0.98。不得不说,这是人类里程碑式的发现”,王思潮说。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徽认为,这颗行星上是否承载着长久以来让人类好奇并耗费心血搜寻的生命体,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证据验证。
今年恰逢人类探测系外行星20周年,目前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超1000颗、已确认的系外行星。在季江徽看来,这次发现的系外行星,其母恒星在温度、亮度上接近太阳,Kepler452b公转周期385天,诸多条件意味着它可能存在孕育生命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层和水。
季江徽表示,若干亿年后,太阳将转变成红巨星(恒星燃烧到后期经历的不稳定阶段),地球也将不复存在。届时,如果人类还存在,将考虑“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问题,今天的研究也是人类未来寻找生存家园的意义所在。
此外,季江徽透露,紫金山天文台正积极参与中国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计划(STEP)。该计划将发射一颗卫星,由卫星携带着一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搜寻太阳系内外的类地行星。(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