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鼠标,放心农资直送到家;远隔千里,专家也能为作物“看病”——农民心中曾经遥不可及的这些梦想,在“互联网+”时代或许会变为现实。近日,专门针对农资销售服务的电商平台“农商1号”上线。据了解,该平台是目前中国农资电商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该平台采用O2O模式,不仅可以解决购买与配送的问题,还可以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技术的快速落地。“线上有国内外农技专家‘坐诊’,线下有农化技术人员随访。”“农商1号”CEO罗文胜告诉记者,平台的建立能够冲破城乡之间的藩篱,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的科技红利。
这个平台由财政部和农业部直属两大基金联合其他公司共同组建。
据介绍,目前我国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中面临着四大困惑。一是加价高,农资购买中间环节多,从厂家到省级、市级代理再到县级代理、零售商,最终才能到农户,层级多,不断加价。二是选择少,目前农村消费半径较小,农民能买什么农资,取决于村头卖什么。三是担心多,农民担心农资选不好,很难辨别肥料好坏。四是服务差、缺技术,现在农民所能获得的服务只是取决于零售商能够提供什么服务。可实际上,经销商、厂家距离农民很远,农技服务往往无法跟上。
该平台的建立或将效解决当前农民购买农资产品中间环节成本过高的问题。
事实上,农资既是亟待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据一项对农村消费情况的统计,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消费总计高达1.5万亿元,其中化肥消费有8000亿元。”罗文胜说,在农民所有支出中,农资仅次于教育投入,排第二位。农民种粮不容易,粮食又关系国家安全,农资平台运行最关键的是要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电商下乡,要破解的不仅是优质农资下乡难题,更是要突破长期困扰农业的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据了解,“农商1号”整合了农技专家资源,借助互联网在线互动的通道与农民面对面、点对点。“农商1号”与复合肥料国家工程中心、农药国家工程中心、种子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及权威专家战略签约。此外,上百名国内外农化专家和上千名地面技术服务人员都将加入到“农商1号”服务阵营之中,为农户提供线上线下农技指导。
据介绍,农村市场面积大、分布散,是服务和物流的末梢,成为传统企业下乡踯躇不前的根源之一。在农村,触角最为发达的有两类企业:一个是中国邮政,另一个是涉农企业。
“农商1号”整合了中国邮政密布乡村的网络和涉农企业经销商团队,推进农资快速进村入户。
(来源:中国青年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