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上涨背后的经济信号

2015年07月22日02:35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猪肉价格上涨背后的经济信号

  ■ 一家之言

  猪肉价占CPI权重十分之一,故CPI周期又被称为“猪周期”。物价进入上涨的“猪周期”后,最担忧的是通胀卷土重来。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短短数月,猪肉涨幅已超30%,创下三年内新高。

  根据昨日《新京报》报道,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来看,7月上旬,猪后腿肉价格为27.04元/千克,较4月上旬价格增长16.6%;五花肉价格为27.27元/千克,较4月上旬增长15.6%。6月猪肉价格增速加快,猪后腿肉和五花肉一个月增长了10%。另有消息说,猪肉价半年内涨30%,创三年新高;猪市价不足4月涨50%。

  最关键的是,猪肉价格飞涨的不是时候,即不是在需求旺季,而是在夏日酷暑淡季。一反常态,一反季节的涨价,让经营者、消费者都猝不及防。

  多年实践已经证明,一头猪、一块肉价格的变动带来或者折射的经济现象以及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绝不能忽视,否则,必将陷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于被动地位。

  猪肉和生猪价格疯狂上涨的原因何在呢?无怪乎供给与需求两大因素。从供给上看,由于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大大挫伤了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市场生猪供给,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直线上升,而不管是炎热的淡季。

  从需求上看,虽然在夏日酷暑淡季,但是前年底开始的这一轮货币超宽松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多次降准降息,使得本来流动性就不缺乏的市场货币信贷过于充裕,而由于实体经济不能吸收,大举流向了股市里。而从六月中旬以后股市震荡,使得一大部分资金又从股市里流出,只有在房地产乃至大宗商品市场包括生猪市场寻求出路。楼市的复苏以及猪肉价格的暴涨,应该说都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货币信贷放水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物价上涨,这已经是一个基本规律。

  猪肉和生猪价格上涨,对于连续三年苦苦支撑的养猪业带来实质性利好,如果这种状况能够维持下去,那么,养猪业将迎来全面经营好转的难得机会。从透露的涨价讯息看,猪肉价半年内涨30%,创三年新高,猪市价不足4月涨50%,说明猪肉终端市场价格变化信息完全传递到了生猪养殖上,这个价格机制是有效率的。

  一头猪历来是物价乃至各项经济指标的温度计和晴雨表,猪肉和生猪价格上涨或许预示着整个宏观经济走势开始出现弱复苏。这是一个极好的苗头。

  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猪肉价格上涨或预示着物价经过一段时期的低位盘整后开始出现走高苗头。猪肉价格上涨被称为通胀的带头大哥。因为,猪肉价占CPI权重十分之一,故CPI周期又被称为“猪周期”。物价进入上涨的“猪周期”后,最担忧的是通胀卷土重来。对此,央行等职能部门应该密切观察、高度警惕。

  疯狂的猪价实际上是在警示着货币政策的风向。更为关键的是,必须疏通货币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目前不是货币总量的问题,而是将货币信贷引导到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否则,放水再多的流动性,不但难救实体经济,而且将催生物价甚至房价上涨,最终推高金融风险。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来源:新京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