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1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案件数量为37起,涉案金额3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0%和34%。
“目前,中国仍是国际上贸易救济设限的首要目标国。”沈丹阳说,上半年,中国共计遭遇14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7起,其中反倾销案件32起,反补贴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美国发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调查5起。
关于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总体出现下降的原因,沈丹阳说,一方面是印度、欧亚经济委员会等正集中调查处理去年对中国发起的大量案件,上半年对中国立案减少。另一方面,中国积极组织应对并加大交涉力度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国外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G20国家成为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沈丹阳说,上半年G20共对中国发起调查30起,占案件总数的81%。美国以6起案件居首,拉美国家对中国立案呈上升趋势,共14起,占案件总数的38%,同比增长27%。
此外,五金、化工、轻工产业是贸易摩擦多发领域。案件数量分别为16起、10起和8起。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遭遇设限呈增长态势。近三年来,涉及实用新型等专利纠纷的机电、轻工、医药等产品频繁遭遇美国337调查。
在沈丹阳看来,这说明,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一些经济体和产业仍倾向于寻求传统贸易救济措施的保护;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稳步开展交涉和磋商,商协会和企业通过积极应诉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此外,中国始终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也发挥了较大正面效应。
沈丹阳指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深度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当前各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我们希望有关方面审慎克制和规范使用贸易救济措施,继续加强政府间磋商交流,积极推动业界通过对话合作化解摩擦,实现互利共赢。”他说。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