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近平长春考察聚焦国有企业 强调深化国企改革要符合国情 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丁宁):继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考察后,17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工业集团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在考察这两家位于长春的国有企业时,习近平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化国企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习近平登一列即将竣工的动车组头车,走进驾驶室,听取技术人员介绍。他还坐上旅客座椅体验。
技术人员:“相当于飞机的头等舱”
习近平:“这个座也挺贵的吧”
高寒动车组技术是中国中车首创,此前,这家生产高速列车的企业已经表示,将竞标俄罗斯莫斯科到喀山高铁建设,争取让中国高寒动车走进俄罗斯的高铁市场。习近平在考察这家企业时则表示,高铁动车体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水平,是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也是‘抢手货’。这两年走了很多国家,谈的最多的合作项目之一就是高铁。俄罗斯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建设,就是我同普京总统共同见证签署的项目。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创新驱动,继续领跑、勇攀高峰,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
随后,习近平来到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这家老工业基地企业着力创新转型。在同职工座谈时,习近平说,“到地方考察调研,最希望同广大工人、农民和各方面的群众直接接触,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这对我们决策很有帮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请大家开门见山,把真实想法一吐为快。”
就在习近平此次吉林之行前不久,上月刚刚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外界认为,在大规模国企改革推进前,“深改组”审议通过的两份重磅文件将为下一步改革定调、护航。而在考察这两家颇具代表性的国有企业时,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国有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有企业要有制度自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沿着符合国情的道路去改,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也要避免市场的盲目性。”
今年三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曾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而他的吉林之行也传递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国有企业,要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创新驱动发展是核心。”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