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该怎样看待“暴富神话”

2015年07月17日06: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90后该怎样看待“暴富神话”

  90后青年一代已成长为大学生、职场新人、创业新锐,有人说这一代许多青年把梦想简化成“一夜暴富、变高富帅”,因而投身在炒股、“微店”的潮流中。最近青春电影《小时代》等走红,也被一些评价认为是“拜金主义在90后蔓延”的折射。90后该怎样看待“暴富神话”?就此,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教授谭建光。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当下90后中“拜金”现象明显吗?

  谭建光:跟70后、80后比,90后青年中拜金主义蔓延的现象确实相对明显。原因之一是金钱和物质生活对人的心理影响越来越大,90后青年无法不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攀比;二是媒体和新媒体较多集中地报道“暴富”、“炫富”等情况,对这群20多岁的青年刺激很大。所以,不是90后青年天生拜金,而是社会环境氛围熏陶他们拜金求富。

  中国青年报:社会是否应当宽容地看待他们的这种心态?

  谭建光:正是因为上述多种原因导致90后青年拜金心理比较普遍,社会就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和制约。我们相信,90后青年经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之后,会逐渐将追求金钱物质和追求精神价值相统一。其实,一些青年既热衷于淘宝挣钱、微信挣钱;也热心参与QQ公益、微信公益。这种心态是复杂的,但也是真实的。

  中国青年报:相比70后、80后,一些90后青年以更勇敢、更激进、更冒险的态度进行投资和创业,更急着“快速成功”,还出现了“90后炒股热”,您怎么看他们这么做的主客观原因?这样做又会带来怎样的利弊呢?

  谭建光:90后青年更激进或更冒险,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竞争,希望通过股票、电商“一夜致富”。有的人会成功,但更多的人可能遭遇吃苦、挫折。我们既要支持他们的勇敢探索,也要引导他们把握分寸和界限,避免太大的风险。

  中国青年报:90后青年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初出茅庐”时,在投资、创业中的成功和失败?社会又应当怎样看待?

  谭建光:“暴富神话”永远只属于极少数人,只可以羡慕,但很难复制。社会应当鼓励年轻人“初出茅庐”的创业和投资,也要提醒他们不是一开始就必然成功的,而是要靠不断经历和磨练培养素质,逐渐积累跨越失败走向成功的基础。

  中国青年报:如果请您对这些90后大学生、初入职场的一代做一点个人投资、“建功立业”的建议,您会怎么说呢?

  谭建光:很多90后青年也在为买房、“快速成功”等社会压力而苦恼。我想告诉他们,要追求事业和家庭幸福,但不要强求,尤其不要急躁冒进。例如买房,结婚初期可以尝试购买50~60平方米的二手房,度过青涩生活期之后,伴随着事业成长就可能换房。如果急于模仿别人,一心购买大房子、贪求大业绩,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骗局,导致失败。

  中国青年报:不少90后追求财富的同时时也热心公益,在创业与公益结合方面,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谭建光:90后青年多参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帮助别人,而且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途径。用公益树立自我形象,从而借助个人的社会品牌,创造事业的新机遇,是非常有价值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