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7月16日电 题目:八旬老人忆日军暴行:认错可被原谅 但历史不可忘记
作者:王艳龙
7月的昆明气候温润,83岁的老人赵赞成常借着好天气在窗前写写“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书法作品。对这位曾经被日军弄得家破人亡的老人来说,这八个字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赵赞成老人出生于1933年,原籍浙江诸暨。在中国备受日本法西斯蹂躏的年代,他不到10岁便遭遇了日军的种种暴行,甚至三次被送到了“死门关”。
“那段经历太惨了,回忆起来太痛苦。”两鬓斑白、头发稀疏的赵赞成16日告诉记者,1941年前后,日军疯狂地对家乡进行扫荡,两位堂哥被打死,父亲被抓去做苦力。父亲经历两次逃亡回来后,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很快过世。临终前,父亲拉着最小的他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永远不要忘记这些。”
父亲过世后,赵赞成兄妹六人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日军愈发疯狂的扫荡,让他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在那个年代,赵赞成被以当地抗日组织的小通讯员与二哥一道被抓去坐监,遭遇毒打。母亲通过各种办法,用600斤未成熟的谷子才将兄弟二人赎出。
赵赞成说,他的这一切遭遇是因为当时国家工业不发达,所以他立志献身国家工业事业,弃文从理,选择就读杭州化学工业学校(现为浙江工业大学)工科。1958年毕业后,他怀揣着振兴中国工业的梦想,远赴云南开远解放军化肥厂工作,后赴昆明一学校从事管理(已经并入昆明理工大学),直至退休。
“退休后,我多是看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和练练书法、打打乒乓球。”赵赞成说,那段被日本人蹂躏的历史已经过去,国家也已经足够强大。现在,他终于可以重拾年轻时的文学梦想。
而在书法上已颇有成就的赵老,今年显得特别忙碌,许多人慕名而来求字。“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单位和个人来找我要关于抗战的书法作品,包括滇西抗战、南京公祭文等等,只要有人要,我就会写给他们”,他说。
赵赞成认为,今年国家举行抗战阅兵,他非常高兴,政府应该使中国人世代铭记日本侵华耻辱史,珍惜和平。“其实只要日本能像德国一样承认错误,我们这些受难者也会原谅的,但历史永远不能忘记!”(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