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16日22:4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记者王昊男)发挥开发区载体平台作用,促进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合作、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跨越发展、大众创新创业,推动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的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16日上午,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在京正式成立。“我们将探索一条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下,以开发区为先导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开发区协会秘书长关嵘说。
据介绍,该联盟由中国开发区协会牵头。在活动现场,京津冀三省市1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港保税区、东疆保税港区)、中国开发区协会及京津冀三省市开发区协会等18家发起单位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联盟单位将共同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搭建信息交流、项目对接和投融资等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可持续、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企业服务、创新创业体系,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合作。
“联盟的成立,实质在于让掌握重要发展资源的开发区在一起谋篇布局,一起制定规划,一起布局项目,一起出台政策。”据关嵘介绍,根据中国开发区协会统计,京津冀三省市现有各级各类开发区近300个,占地面积约为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2.5%,而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出口额等则分别占到整个地区的53%、60%、65%。京津冀开发区已成为京津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聚集区。
据介绍,为全面梳理京津冀三省市开发区创新发展产业链的现状和需求,联盟首先将重点摸清现状,编制“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地图”。在此基础上,按照联盟成员单位需求,联盟每月将组织1-2场产业转移项目推介、对接活动或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发布和路演活动。作为联盟的载体和成员单位,各开发区也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结对子”、共建园区的形式,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据了解,为加强对京津冀开发区企业的跨地区一体化服务,联盟将引入o2o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互联网+服务的新模式。在线下,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城国际中心,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京津冀开发区创新服务大厦将投入使用。京津冀三地的企业都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全方位、一站式、专业化的科技、金融、人才、法律、财务服务。而所有这些服务,同样可以通过网上的“京津冀产业创新引领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实现。
此外,联盟还将以创新项目筛选、储备、孵化、推介为核心,构建创新创业平台。通过社会公开采集、联盟成员开发区提供以及与具有项目资源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等形式,组建京津冀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库,定期采集、筛选、汇集、储备京津冀创新创业项目资源。并通过定期举办项目发布、推介、交流活动,最大程度的促成创新创业项目的转化、落地。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务副主任高言杰介绍,联盟成立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筹集50亿元资金,用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的设立;每年筹集2亿元资金,用于促进京津冀开发区人才引进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