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测试6号线车厢内的温度比较低,不到26℃。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上个月公布所辖15条地铁线车厢的空调温度设定规定,早晨7点至晚上9点,多数线路为24℃。昨天,记者随机抽查了11条地铁线,发现多数车厢内的温度在26℃-27℃之间,较空调设定温度偏高。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表示,这与车厢内客流有直接关系,同时车厢外温度也会影响车厢内温度。
■探访
多数线路在26℃-27℃间
上个月,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公布“北京地铁车辆客室空调温度设定规定”,13号线和八通线全天温度为24℃。1号线、2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5号线、昌平线、房山线、亦庄线,在早上7点至晚上9点为24℃,其余时间为26℃。
不过,不少乘客乘坐地铁时仍时常感觉忽冷忽热,温度并不恒定。近日来,北京遭受高温考验,地铁车厢内的温度如何呢?
昨天,记者随机抽取11条线路进行探访,每条线路测试2到3趟列车,包括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和八通线。测试发现,多数线路温度在26℃至27℃间,部分线路达到28℃或者29℃。
1号、5号、13号线温度偏高
记者注意到,1号线、5号线、13号线温度偏高,部分路段最高时能达到29℃。尤其在1号线西单至国贸站,车厢内明显感觉比较闷热,甚至有乘客汗滴直流。
不过,多数地铁线路的车厢温度还算比较舒适,在26℃至27℃之间,除了10号线的1次测验中出现24℃,其他线路均在26℃以上。不过,记者注意到,虽是同一线路,不同车次间的温度也不同。
■回应
客流过多催升温度
北京地铁公布的数据为24℃,为何车厢内均高于公布的数据呢?昨天,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地铁运营公司规定,在早上7点至晚上9点,列车司机会将车厢温度设置在24℃,之后列车空调一直根据这个温度进行工作。为何乘客会感觉冷热不定,主要是与车厢内客流有关系,车内客流多时,车厢内自然温度高。记者在探访中也发现,1、5、13号线温度比较高,但当时车厢内空间也相对拥挤。
受到近日酷暑影响
上述负责人表示,除了客流问题,由于车门不断开关,车外空气进入车厢,对车厢温度也会有影响,虽然车厢设置为24℃,但实际温度肯定比设定温度高。连日来,北京气温一直比较高,地铁作为空气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也受到室外温度影响,站台温度会提高,故而影响车厢内温度。
■措施
部分换乘通道加装空调
记者从北京地铁和京港地铁了解到,针对连日酷暑天气,运营方要求,列车从车库进入正线前,至少要提前开20分钟空调,避免乘客进入车厢后感觉闷热。另外,北京地铁于近日对西直门、芍药居站换乘通道加装了空调。其车辆以及信号等保修人员,对设备制定高温巡检保障措施,避免因高温出现设备故障。
京港地铁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其所辖各线各车站均准备了祛暑药品,乘客如有需要可联系车站工作人员。
京华时报实习记者 徐贺子
京华时报记者 黄海蕾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