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4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今日在回答有关战时盟国领导人对中国战场的评价时表示,在对中国战场的评价方面,他们是一直予以肯定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吹风会,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介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情况和二战中中国贡献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现在有一些声音,对于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质疑,请问您怎么看待这种声音?据您所知,当时跟中国并肩作战的盟国的领导人,他们对中国战场是如何评价的?
王建朗表示,关于中国战场的质疑或者是各种讨论,一直都有,推荐大家看一下英国牛津大学米徳先生写的《被遗忘的盟友》,这本书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观察中国的抗战,讲到中国的抗战在西方世界是被忽视和遗忘的,中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西方对中国的评价仍然不够公道。
王建朗称,这本书有英文版和中国版。中国战场做出的贡献,在战时盟国领导人都有一些评价,苏联、美国、英国三大盟国由于他们的国家利益不一致,或者跟中国在战场上的协作关系不一样,对中国的期待或评价也都略有区别。比如:英国亲王想在战后的远东保留一些殖民地,会有一些想法,美国有另外一些想法,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在对中国战场的评价方面是一直予以肯定的。
王建朗还表示,斯大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本会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到其他地方去,马上可以打下澳洲和印度,把这些地方都不费劲地打下来一直冲向中东。
王建朗还指出,罗斯福在1945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对国会的人讲,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时间内,怎么顶住日本的野蛮进攻,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三国领导人,罗斯福对中国战场的评价是最多的,也可能是最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里,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
李忠杰用一些事实和数字来补充说明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拖住和抗击日本陆军总兵力的80%,最高时达到94%。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3年冬,日本在中国的陆军占据总数的50%以上,最高达到69%。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年底的时候正处于最艰苦的时候,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东方战场都是最艰苦的时候,这时候日本发动了第三次长沙战役。
“在这场战役当中,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致使日侵长沙之敌全军覆没,伤亡5.5万人。当时外国舆论怎么评价呢?伦敦泰晤士报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长沙大捷。每日电信报说,籍此远东阴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彩云确见光辉夺目。当时就这么评价的。”李忠杰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