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伟明):有着“现代玄奘”之称的谭云山之子谭中教授12日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题为“打造‘天造地设’两大文明中印命运共同体”的讲座。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各大高等院校的近30位教师和学者参加了此次讲座并与谭中教授互动。
讲座中谭中先生说,季羡林先生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中提到,“中印两国同立国于亚洲大陆,天造地设,成为邻国。从人类全部历史来看,人类总共创造出来四个大的文化体系,而中印各居其一,可以说是占人类文化宝库的一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实。”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印度,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中印作为亚洲两大邻国,天造地设,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到一起。”谭中先生说,这个“天造地设”有两重意义,第一层意义指中印互为邻国,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层意义指中国和印度两国文明是自古存在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力量能够损害或消灭它们。
他说,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一直和平共处,两大文明共同把佛教创造为世界伟大的宗教。佛教在中国传播象征印度文明对中国“文明国”的巩固作出了重大投入。伟大文豪泰戈尔曾提出民族国与文明国的差异:民族国追求强力,重视横向发展,扩张领土与影响力,并且视邻国为潜在敌人与竞争对手;文明国追求仁爱,强调纵向发展,不与外界冲突,并且对兄弟国家睦邻友好。谭中教授说,中印两国自古都是文明国,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中,中印这两个文明国也应该并且能够成为“中印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的需求,也是两国民众的期望。
8月份,谭中先生的新作《海外华人与中国梦》(中英文双语)即将举办首发式,届时还将举办“中国梦与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学术座谈会。
谭中教授是中印交流研究著名学者,在印度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等高校教授中文近半个世纪,现在为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0年谭中教授获颁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莲花奖”是印度政府为奖励在科学、文艺、艺术和学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颁发的奖章。谭中教授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及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赢得了印度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尊敬。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