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热,早已不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实打实的行业数据已经摆在人们的面前。
今年前5个月,由深圳口岸出口的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增长至16万台,货值达到7.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暴涨69倍和55倍。赛迪研究院装备所航空产业研究室副主任金伟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无人机特别是消费级无人机已处于国际前列,在市场份额、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广度深度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今年以来,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开始出现井喷情况,而深圳由于具有早先做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和独特的创新氛围,无人机行业发展迅速,领跑全国。目前,从深圳口岸出口的无人机占全国出口无人机的99.9%。
位于深圳的大疆无人机,近日出现在《经济学人》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品”榜单上,成为15款产品中唯一来自中国的产品。在美国获批使用无人机的129家公司中,有61家使用的无人机由大疆制造,比例高达47%。预计大疆产品已占到全球商用市场份额的约70%,其在消费市场上占的份额更大,正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金伟表示,强大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为我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诞生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据介绍,我国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配套相对成熟。以深圳为例,当地企业可以方便地采购到所有硬件。小型无人机对控制芯片有很高要求,而深圳拥有良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环境,特别是在芯片处理能力上有着雄厚基础。因此,当无人机硬件需求不断增加,硬件成本也就随之下降,加速了产业集聚。这些年,我国深圳等地智能手机大规模批量生产,关键部件迅速微型化,尺寸在几毫米甚至更小,能使无人机的“大脑”变得更轻更小。
近年来,由于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成本的下降,民用无人机市场步入春天。美国消费电子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0万架,市场规模预计会比去年增长55%,达到1.3亿美元。2018年,预计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仍将增长至少1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应用空间,吸引了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布局。
对此,金伟表示,不仅是在海外,国内的无人机市场同样火热。有分析显示,包括研发、生产、运营在内,我国目前有300家至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业人员超过万人。未来我国需要1万多架民用无人机,以此简单计算,未来市场空间高达500多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民用无人机使用主要由6个领域构成。其中,行政用途占45%,消防用途占25%,农林用途占13%,能源、地理观测和商业广播等占据剩余的17%;对于极客群体或者说普通消费者而言,其需求只占到了第六个领域的一小部分。
正如很多新事物一样,尽管有着大疆科技、极飞、亿航、零度等一批领军的无人机制造企业,但国内的无人机市场仍处在一个尚显稚嫩的阶段。
金伟介绍说,现在不仅航空航天领域的企业启动了无人机项目,就连小米等许多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未来一两年内,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企业数量将会大幅度减少,最终,留下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批企业。随着其在救灾、警务、环保等方面应用的扩大,市场对这一新事物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也将逐步提高深入。同时,由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最终将惠及广大普通消费者。(经济日报记者 刘 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