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寄生”不该沾沾自喜

2015年07月10日09:0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文化“寄生”不该沾沾自喜

  ■李思琦

  号称是今年暑期档唯一赛车题材的动漫电影《汽车人总动员》从海报到角色造型都和皮克斯热门动画电影《汽车总动员》系列非常相似,就连片名也只是多了一个“人”字,甚至在海报上还进行了遮挡,看起来和《汽车总动员》一模一样,这样超高“相似度”,也引发网友大规模吐槽。(《中国日报》7月7日)

  对此,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的导演卓建荣则表示,该动画片为独立创作。所谓独立创作即类似作品但为作者独立创作和完成,则不能认定其抄袭。这也是独立创作与首次创作大相径庭之处。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比喻,同为三角形的蛋糕由不同的糕点师独立调制和完成,即使外形相同或相似但不能称其为抄袭。但是换个角度,不同糕点师,用了相同的蛋糕材料和制作工艺,只是将它切成了不同的形状进行新品推销,恐怕将其视为抄袭的做法也并无不妥。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汽车人总动员》所谓的“独立创作”,虽据作者说在作品内容上与原作有较大差异,但无论是海报、人物设定的高度雷同还是恶意遮挡片面文字的行为,都无疑超出了大众对于“一定程度上改变”的判断标准。

  国产难道仅仅局限于本国生产?作为一个国产动画的关注者,笔者不得不说,中国并不缺少动画作品的创作元素,外国引用中国元素制作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的成功就是对国产动画作品内容空洞的讽刺。自家院内的果实被他人摘取变卖实在让人感到不是滋味。虽然近年的动画制作技术也在逐步提高,但急于脱离国产低层次的圈子,国产动画更多的是采用外国的流行元素和制作手法,十多年前以水墨画为中国特色动画创作的手法在近些年也几近全无。并不是说我们只局限于创作中华风,而是得天独厚的自身文化条件都不好好利用,又谈何走向国际,本国特色都无法好好驾驭,还急于求成,只怕中外融会不成反落个邯郸学步,更有甚者还要背个抄袭的骂名。

  似乎是意识到外来文化冲击带来的危机,相关部门不久前也提出一系列剧目、动漫的引进限制,虽然此举能在短时期内缓和冲击,但缺乏创造力和吸引力的国产动画市场,即使失去了外来冲击,恐怕也难以挽回受众的支持。由此看来,着力整顿新时代文化寄生岂不来得更为必要和现实?

  (作者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