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地抚养费与结扎“捆绑”引争议

2015年07月09日13:0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浙江一地抚养费与结扎“捆绑”引争议

  新华网杭州7月9日电(记者周竟)浙江省丽水市一位超生二孩的母亲吴娜(化名)近日向记者反映当地征收社会抚养费与结扎捆绑的问题——当地计生部门称,如果她主动结扎,社会抚养费按照当地年人均收入的2倍征收,若不结扎则按最高档4倍征收。当事部门回应称,结扎不是强制,结扎少征收社会抚养费为奖励。

  吴娜是丽水市人,她在2015年初生育了第二个孩子。由于吴娜夫妇两人都属于非独生子女,因此这个孩子属于计划外生育。今年4月至6月,当地南明山街道计生部门工作人员多次通知她缴纳社会抚养费,并称如果去结扎,社会抚养费按照上一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征收,不结扎则按照4倍征收。

  按照工作人员给出的数据,2倍征收为55028元,4倍是110056元,相差约5.5万元。吴娜坦诚,对于经济不富裕的他们,这5.5万元是笔很大的数目。

  “同样的情况下,不结扎就要多交钱,道理何在?把结扎和社会抚养费捆绑,这是强迫我们去结扎。”吴娜说,避孕方法有多种,而结扎毕竟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因此不认同当地的做法。

  记者致电丽水市南明山街道计生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当地一贯的做法,已实施多年。该工作人员称,按照《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超生一胎,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当地县(市、区)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至4倍征收,对于具体收几倍,当地有自由裁量权。

  “我们这里经济情况还可以,一般按照4倍征收,但是自愿去结扎的,可以给予奖励,按照2倍收。没有强制结扎的意思。”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也是为了计划生育工作考虑,减少违法生育。

  长期关注计生政策的浙江碧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有水表示,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额度有自由裁量空间,本身没问题,但将妇女结扎与征收额度捆绑,是变相强迫,一般人都会迫于经济压力而去结扎,这损害了妇女的权益。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