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7月9日电(记者王菲菲)位于山西洪洞县的油耳山村曾是太岳区八路军游击队的根据地之一。村子依山而建,当年八路军驻扎过的窑洞现在仍依稀可见。在村对面的山上,立着一个小亭子,里面刻着“油耳山惨案”的纪念碑,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泣血历史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在抗日战争期间,油耳山村无地主、富农,村民团结,民风淳朴,常有抗日组织的人员来往住宿。洪洞县抗日政府、公安局和八路军某部采购供给部也曾先后在村内驻扎,特别是当时在村内外存放过大量的抗日物资,如粮食、药品、棉花、布匹等,村内也有汉奸、敌探被扣押处置。
然而,在1943年,日寇对解放区进行残酷扫荡。油耳山村作为抗日根据地,因汉奸告密,于当年10月15日和16日,遭到日寇的血腥报复和惨无人道的杀戮。
惨案发生时,油耳山村村民李学桂只有2岁。对于那段历史,李学桂是从母亲和村里幸存者的讲述中了解到的。
15日凌晨,日军突然包围村庄,村民们在睡梦中被惊醒。在敌人刺刀的威逼下,村民被逐户从家中赶出,集中在村中的场院。
李学桂听母亲说,当时敌人首先放走了村中扣押的汉奸敌探,然后放回了其中的老年妇女和儿童,把全部青壮年男女押解到村西头。随后日寇在山头四周架起机枪,威逼人们说出八路军的物资藏在什么地方,指出谁是抗日组织的工作人员。
然而,没有人说话。日寇急了,拉出来一个15岁的男孩用刺刀刺死。
村民们被激怒了。“当时有一个叫李殿臣的,他带头高喊,‘打死不做亡国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李学桂说,村民们大义凛然,日本鬼子却冷血无情,包括李殿臣在内的9名乡亲被当场刺死。后来日本鬼子又将15名活着的村民用绳索捆绑,全部掳到了曹生村,第二天杀害。
在油耳山惨案中,共有24位同胞遇难,其中油耳山村民18人,他们中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50来岁。而八路军藏在村里的物资却一点没有少。
惨案发生后,油耳山村青壮年男子几乎死伤殆尽,有父子同时被杀害的,有兄弟一起遇难的。活着的老幼妇孺在村内外亲友的帮助下,草草掩埋了死难者的尸体,纷纷出外避难,人人戴孝,家家闭户,村内一片狼藉,油耳山成了洪洞县有名的“寡妇庄”。
“被杀害的都是‘学’字辈和‘洪’字辈的,都是我的哥哥们啊。”李学桂心痛地说。后来,村子里只能通过招亲、过继等方式延续血脉。
现在,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李学桂走访幸存者,修建纪念碑,只为了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
“每年上坟都会来碑前看看。”李学桂老人停顿一下,看着纪念碑说,“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来源:新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