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歌单》把音乐还给音乐

2015年07月09日01:35  来源:京华时报
 
原标题:《超级歌单》把音乐还给音乐

  内地的电视节目从来不缺少一拥而上和拙劣的抄袭模仿,而唯独欠缺群盲中的遗世独立与清醒创意。当然,在政策管理下一类节目少了,也倒逼各电视台和制作机构不得不绞尽脑汁研发精品。于是,我们看到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这样叫好又叫座的音乐节目。而刚刚播出两期的江西卫视《超级歌单》,也让人看到了类似的希望,那就是,把音乐还给音乐。

  从音乐本身出发,而不是刻意营造八卦话题,是《我是歌手》成功的因素中极为重要的一点。6月28日开播的《超级歌单》播出两期以来,也是完全围绕着音乐来做节目,无论是作为主角的歌单发布人(两期分别是张信哲和姜育恒)、主力唱歌的歌手,还是嘉宾(乐评人)和主持人,大家唱的、聊的、争论的、纠结的,都是音乐。

  《超级歌单》这档节目的定位是“怀旧金曲沙龙秀”,每期邀请一位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作为歌单发布人,列出他的私房歌单,由四位新生代歌手重新编曲、重新演唱。同时这四位歌手也列出自己的私房歌单,现场加以演绎,最后由歌单发布人和现场观众一起选出两首歌,入围《超级歌单》的超级大碟。

  《超级歌单》将主题牢牢地定位于“怀旧”,而歌单这样的组织形式,正是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同时,沙龙形式也让节目内容变得轻松。歌手与嘉宾、主持人一起回顾音乐的历史,发掘那些经典歌曲背后的故事,让人度过一个回荡在记忆的歌声里的夜晚,令人沉醉。

  我有幸作为嘉宾参与了一期《超级歌单》节目的录制,除了好的印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歌词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不仅仅体现在字幕上,而且有的歌手本身就唱错了。这不是错别字的问题,而是资料收集不够细致,乃至以讹传讹的问题。一个节目要想做得优秀,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有任何硬伤。

  不清楚《超级歌单》播出两期后的收视率如何,我所关心的是,一档音乐节目本身的音乐性如何。我更希望有更多真正喜欢音乐的人,能够看到这样的节目,并且让更多人知道,华语流行音乐是有发展传承的,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沉浸在美好的音乐之中。

  (王磊)

(来源:京华时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