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80后临时工作家当选县作协主席成全国第一人

2015年07月07日20:5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陕北80后临时工作家当选县作协主席成全国第一人

  张亚宁,1983年出生于陕西子长县涧峪岔镇,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至今在县城打工为生。张亚宁称自己是拿着大学文凭而奔波在城市街头的农民工。自幼酷爱文学,张亚宁上学期间多次担任文学社负责人。2007年,他的一篇散文诗在《延安日报》发表,随后在市级报刊发表10多万字,成为作协的一名重量级会员,经推荐,很顺利地加入了陕西省作家协会。

  路遥曾说他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陈忠实也说若论行径作家无异于盗贼—总是昼伏夜出。张亚宁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创作者是皆而有之,既昼不伏又夜出而且还不“早晨从中午开始”,他每天的早晨都是从黎明开始,每天忙完单位的事情就是开始创作。2009年开始,作品在《北方文学》《延安文学》《安徽文学》《北方作家》《延河》《陕西日报》《广西日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60多万字,先后出版作品集《黎明前的黑暗》《命根》《一地花儿》等多部。特别是2014年,散文《车》获得了孙犁散文大奖赛优秀奖,散文《陕北秧歌》入选《2014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并获得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前20名。曾被誉为“2014年延安文学年是张亚宁散文年”。

  未来:为子长文学爱好者开创新的道路

  “我不是作家,顶多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作家需要多年的积累,我还太年轻,根本没有那么深的阅历和能力。”虽然当选为新一届的作协主席,张亚宁一再谦虚地表示自己目前还算不上“作家”这一称号。

  现在张亚宁除了是子长县作协的主席外,还是陕西省散文学会青年创作委员会的副主任。32岁就担此重任,张亚宁称自己压力不小。不过他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自己能为子长作协做一些事,为子长的文学爱好者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写作是他的最大爱好,对于未来,张亚宁表示自己还将“一如既往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写作,认真生活,认真做人”。

  张亚宁当选县作协主席一事,引起不小争议。但子长作协三位副主席都觉得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新人,大家都对张亚宁表示祝福,也表示将会在工作中大力支持张亚宁。张亚宁本人对说法不一倒显得很坦然,他说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会搞好协会工作以外,尽快要进入创作状态,虚心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潜心写作,拿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经验,帮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走上文学的追梦旅途。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