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论坛
建立一条由基层医院就诊,诊疗效果不满意时,逐级向上级医院转诊的转诊流程十分必要。
近日,《新京报》记者暗访发现,在北京西站、北京站、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阜外医院、301医院等外地来京就医患者较多的公共地段,有不少医托们在这里“组团忽悠”,将他们引荐到一家名为“百德堂”的中医诊所就诊。医托跟这家诊所倒三七分成,患者消费1万元,医托拿走7千元。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数字背后不仅仅是医托们欺诈行为的疯狂,更是患者们健康权益被掠夺的凶残。1万元医疗费中,有7千元都与医疗无关,这样的医疗怎么可能有负责任的效果?
其实,这些医托们的手段并不高明,可是为什么他们屡屡得逞呢?
除了“病急乱投医”以及大医院看病难带来的心理落差,还有就是不规范的转诊制度。患者期待满意的医疗效果,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刚需”。在本地治疗不好,到北京来就诊本来天经地义。但在这样的过程中,北京和各地医疗机构没有一个基本的信息共享途径,也缺乏预约诊治的流程。致使许多来京就诊的群体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易听信一些人的诱惑,改变就诊方向。
对于医政部门而言,管理此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规范的转诊制度。因为,只要有了规范的转诊制度,就能够让患者在北京的时候树立明确的医疗方向,能够尽快获得有针对性的医疗,减少了在陌生环境停留的时间,也就自然减少了被医托侵扰的机会。
大医院里看病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级以及各地医疗机构之间,没有资源共享,没有信息沟通。医政部门为患者到大医院就诊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但却没有做好分流,导致大医院里盲目就诊的人数居高不下,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医疗质量。
由此,建立一条由基层医院就诊,诊疗效果不满意时,逐级向上级医院转诊的转诊流程十分必要。除了当地的三级医疗体系之外,北京、上海、广州等医疗发达城市,可以作为某些区域的中心医疗城市,留出必要的医疗资源,专门接纳周边省份医治困难的患者,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有备而来,而不要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费在盲目就诊上面。
□郑山海(医生)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