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6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78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友好人士表示,中国抗战具有至关重要的国际意义,其功绩彪炳千秋。
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士彼得罗夫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队参加红场阅兵,表明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获得了更多世人的认可。他表示,中国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8周年,将有利于展现中国在二战中的顽强精神和巨大牺牲,让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俄关系分析与预测中心研究员伊莲娜·萨弗洛诺娃表示,1937年7月7日,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1942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26个国家共同缔造了联合国的雏形。中国军队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力量,组织了多次大规模会战。同时,中国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不但有3500万军民伤亡,还有数千万人民流离失所。这一系列事实都足以证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力量之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作用正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同。与此同时,中国有理由也有必要强调自己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的贡献。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尹楚平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巴西华侨华人非常关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艰难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中国不仅开辟了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打破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妄想,而且在抗日战争中为其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争取独立树立了榜样。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一直关注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和平国际秩序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留日同学总会会长汪先恩表示,在历史上,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一向友好仁厚,然而近代日本在崛起之后却踏上了疯狂侵略扩张的歪路,给亚洲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特别是在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可歌可泣的中国军民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意志。中国成功牵制了日军,坚定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阵营主导下,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和平国际秩序建立,中国成为战后国际秩序中和平与正义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灾难,相信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都希望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切实反省错误,以史为鉴,以人民福祉为念,走和平发展道路。
巴基斯坦国防大学教授哈尤姆·汗表示,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和平国际秩序方面作出了显著贡献,其功绩不会被世人遗忘。时至今日,日本右翼政客仍不肯承认本国在侵略战争中的罪行,不愿正视历史,竭力掩盖事实,一味强辩,这种言行将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构成威胁。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但和平时代也应警钟长鸣。只有拿出正视历史的勇气,诚心悔改,日本才有可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本报记者陈效卫、曲颂、颜欢、刘军国、杨迅)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07日 03 版)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