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股市危机带来思考 根本上必须查处金融机构违规操作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日前刊文称,股市繁荣有助于政府引导经济从出口、资本投资带动成长的模式,转型成强调服务业与内需。股市繁荣有利于中国企业与银行筹资偿债,有助资产负债表去杠杆化。随着中国政府推动改革、放宽资本管制、允许港沪两地股票交易互通,并设法借宏观调控促使成长更稳健持久,许多投资人看好中国经济复苏,踊跃投资中国内地股市,并深信北京当局不会坐视股市大跌。但文章同时警告,投资人心理瞬息万变,这是政府无法掌控的。“德国之声”指出,周末传出的多条利好消息显然是试图为最近低迷不振的中国股市注入“强心针”。但已经遭受重挫的市场信心是否就此恢复,仍有待观察。日本《夕刊富士》5日称,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控制股市下跌的话,外资可能会逃离中国。
美国彭博社3日就预测,中国政府或暂停IPO以稳定市场。文章称,中国的新股发行机制存在缺陷,如果国泰君安像超低价股票那样继续上涨,很快就将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该公司IPO收到3790亿美元申购款,相当于整个印度尼西亚的股市市值。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倒退十年,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一直停滞不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如果出现股灾确实存在系统金融危险的可能。现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把钱放到股市里,其中不少是违规行为。正是这些违规炒股的行为,造成中国股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这也是政府所担忧的。不过,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银行炒股亏了,中国老百姓就取不出钱的地步。毕竟这次震荡的时间还比较短。他认为,接下来必须要查处一些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才能从根本上救市。
【环球时报驻德国、加拿大、日本特约记者 青木 陶短房 蓝雅歌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王亚斌 冯国川 柳玉鹏】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