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研究机构成立“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

中外研究机构成立“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许婧

2015年07月06日13:12  来源:中国侨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原标题:中外研究机构成立“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中外研究机构在沪成立“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同济大学携手美国、日本、意大利等科研机构共建的“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6日在同济大学揭牌成立。

  当前全球正处于地震高发期,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轻地震灾害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该联合实验室将着力开展国际前沿课题的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震后可恢复功能的土木和基础设施工程、重大建筑工程抗震防灾、长大桥梁结构抗震防灾、生命线工程抗震防灾、长大隧道结构与深水基础抗震防灾、大型能源设施抗震防灾等。

  同济大学结构抗震专家、该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吕西林教授表示,中国是多地震国家,城市中建筑密集,地震灾害链易发,面临着严峻的地震灾害威胁。鉴于中国防震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实际工程应用等方面均有不小差距,非常有必要开展地震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灾害这一全球性问题。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已跻身国际前列。同济大学拥有四个振动台的多功能振动台试验系统,并已正式加入美国国家地震工程模拟系统,成为其第16个节点。

  尤其近年来,同济与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东京工业大学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意大利欧洲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震工程研究机构展开深入合作,为这一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创造了良好条件,且合作各方有意探索联合实验室的国际化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

  据了解,该联合实验室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教授担任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A.Mahin教授担任外方主任。联合实验室下设重大建筑工程、长大桥梁工程、生命线工程、复杂岩土及地下工程、重大能源设施等5大联合研究中心,各中心成员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人员选聘及学术评估。(记者 许婧)

(责编:张雪禾(实习生)、盛卉)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