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第15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其中小提琴奖项最令人意外。话说柴赛的小提琴奖简直像是被诅咒了一般,从1994年到2015年,21年里的六届柴赛中,竟然有四届小提琴奖的结果都是一等奖空缺。在仅有的两个一等奖得主里,1998年的尼古拉·萨钦科早已被人遗忘,2007年的冠军得主神尾真由子在过去几年里也销声匿迹,连官方网站都已经关闭。
人们期待着这项包括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与声乐四个项目的综合性赛事,能够成为音乐界最杰出的人才盛会。今年的柴赛通过与古典音乐视频网站M“di“i.ι“的合作,全球170多个国家里的上千万观众得以通过互联网收看,这样的关注度恐怕是任何一项音乐比赛都难以企及的,本届比赛的选手水平之高也没有辜负众多乐迷的熬夜陪伴。
然而本届比赛最大的争议,依然出现在了小提琴比赛中。只要关注近年来各项国际音乐大赛,应该都不会对本届参赛选手感到陌生。比如韩裔德国小提琴家康珠美一直是最热门的冠军人选,28岁的她已经是一位十分活跃的独奏家了,但唯独缺少一项有分量的国际赛事冠军头衔;还有我十分欣赏的摩尔多瓦小提琴家亚历山大·科努诺娃在2012年赢得了世界上奖金最丰厚的小提琴比赛——约阿希姆小提琴比赛,又即将在韦尔比耶音乐节上举办独奏音乐会。应该说,这两位小提琴家中的任何一位赢得最后的冠军都是实至名归,然而康珠美由于在决赛中发挥不佳,仅仅名列第五,科努诺娃虽然获得第三名,却是与另外两人并列。
评委们将本次小提琴项目的最高名次——第二名,授予了来自中国台湾的21岁小提琴家曾宇谦。近年来曾宇谦无疑是国际音乐赛事中的常客,他杀入帕格尼尼大赛决赛,摘得伊丽莎白大赛第五名,也证明他具备在柴赛中一战成名的资本,但是在过去的几届比赛中,他的音乐性相对平庸(这在他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尤为明显),技术细节(特别是右手技术)也尚欠打磨。在今年的比赛中,曾宇谦一路发挥稳定,从第一轮比赛演奏巴赫的“恰空”开始,一直到决赛中演奏柴可夫斯基与西贝柳斯两部高难度的小提琴协奏曲,几乎保持着零失误的惊人状态。不过评委选择将第一名再度空缺,也在委婉地表明曾宇谦在音乐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谁都不愿意看到,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家过早赢得较高的荣誉而忙于演奏事业,放弃了对自身技艺的进一步修炼。曾宇谦是近年来华人器乐演奏领域很可贵的人才,我只希望他能够继续挑战自己。而柴可夫斯基大赛的小提琴比赛冠军空缺的“黑历史”,恐怕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徐尧)
(来源:京华时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