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称,目前我国80%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此前,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14.4万平方公里,呈富营养化状态海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海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全球气候“调节器”,还为人类提供各类水产资源,承载三分之二以上的国际货物运输。曾经的海洋牧场变身海洋垃圾场,国内一些海域面临无鱼可捕的危险境地。
长期以来,在我国许多近海海域,过分开采、非法捕捞、破坏性的捕捞方式、海洋污染,特别是从陆地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此外,大量的填海造地,把许多自然滩涂要么变成养殖场,要么变成化工园区,大量生物丧失了栖身之所,鸟类无处觅食,贝类无淤泥可潜藏,海洋生态链遭破坏。
海洋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人类活动使海洋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独特的地域优势使得他们最早地尝到改革开放和发展海洋经济的甜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与此同时,其环境污染和破坏也较为严重。
要想改善海域污染状况,需要从根本上来治理,堵住污染源头。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将海洋环境监管工作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另一方面,有关企业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对于污水、废物的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减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海洋环境既不属于一小部分人,也不属于某一个时代。当人们在享受到海洋环境带来的益处时,应该感恩和珍惜,而不能无限透支子孙后代的福利。以海洋环境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终究有一天会让沿海地区的老百姓苦不堪言,这样的代价太过沉重!
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将海洋环境污染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才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应有之义。(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吴学安)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