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掐架抢生源太Low 校方责任不可推脱

2015年06月29日09:24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清华北大掐架抢生源太Low 校方责任不可推脱

  招生互掐,清华北大为何不堪

  昨天,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与北京大学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口水大战。虽然到下午2点半左右,双方互掐的微博全部删除,但是,这一幕已经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互掐微博删除了,互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无法删除的。

  昨天上午8点25分,北大四川招生组发布了一条微博:“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电话,称北大欺骗了他们,不会满足他们的专业志愿……从近5年的历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毁约,没有兑现其承诺。请不要继续骚扰北大准新生。”

  随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官方微博转发并评论北大招生组的微博,反唇相讥:“兄弟,从昨天上午开始,你们就在不断地骚扰已填报清华的某文科2-5名考生,并许以重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很简单吧!”

  之后,北大四川招生组再次回应,而这次说得更具体了:“兄弟,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的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

  再说下去,不知道还会说出什么来。

  即便不是清华北大,即使是普通学校,如果用挖墙脚的办法重金利诱的办法来招生,都是很Low(英语,也是网语,“低下”之意)的办法。尤其是对清华北大这样国内顶尖的大学来说,更不是体面或正当的办法。如果双方都没有使用这种不体面或不正当的办法来招生,那就是双方在用不实之词抹黑对方,同样很Low,很不堪;其作派几近莽汉打架,泼妇骂街。

  其实,清华和北大之间,用这种互挖墙脚、明争暗斗的方法来抢生源,不是今年才有,只是这次最白热化,吃相最难看。

  中国最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却用Low得不能再Low的办法来争夺一般认为是最优秀的生源。高校招生的运作方式是大学运作方式的一部分,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一部分。两所大学的口水战,让公众看到了国内最顶尖两所大学最不堪的那一部分。大学精神,犹如堤坝,一处破损,就可能导致全面溃决;何况大学的问题并不限于招生领域。两所学校互相指责的这些手段,都是以考生为对象的,这些最优秀的生源还没有入学,就切身体验了“大学文化”中坏的那一部分。中科院美国研究所前副所长、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资中筠先生,早就痛心地指出:一些大学正在招天下英才而毁之!清华和北大的四川招生组为资中筠先生提供了生动的佐证。

  清华和北大不是他们自己的,也不是教育部的;清华和北大属于中国,清华和北大的优秀传统,是全体国民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不能毁在任何人手里。否则,就是对历史的犯罪,对全民族的犯罪。清华和北大都是上了世界、亚洲大学排行榜的,清华和北大的形象受损,就是中国的形象受损;他们自己无所谓,中国民众有所谓。

  昨天下午,北大有关部门向外界表示:对个别招生人员的不文明不礼貌行为予以坚决反对。清华大学也有类似表态。但是,有一个问题是这些表态无法解释的:“个别人员”为什么要这么卖力地招生?这些年来他们难道是往自己家里招生吗?对下级的不当招生行为,为什么不早一点制止呢?为什么要等到实在没面子了才表态呢?据一位知情老师说,这些大学的招生组在招生结束后都会进行评比,招不到最高分,回去就要挨批。校方的责任,不是一个表态就能轻易推给“个别人员”的。两校是否有诚意改进招生工作,明年还能看到的。

(来源:钱江晚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