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远东战役”第一战发生地 70年风雨难抹战争痕迹

2015年06月27日11:41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重访“远东战役”第一战发生地 70年风雨难抹战争痕迹

  新华网哈尔滨6月27日电(记者李建平、马晓成)如果不是被提醒,人们很难将山上的一道道沟壑和70年前战争中的战壕联系起来。位于黑龙江省东南地区的东宁县不仅是中国有名的黑木耳之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亚洲修筑的最大军事要塞群——东宁要塞群的所在地。

  从东宁县城向中俄边境方向行进,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东宁要塞群所处的群山中。从山底出发,向上再走过200多级台阶,就能到达要塞的入口:一个一米多高的大洞。

  “这个洞原本是日军的炮台,现在能开放的其实只占日军修建要塞的一小部分。”黑龙江省东宁县要塞博物馆研究员王宗仁说。

  一走进洞口,潮湿的味道扑鼻而来。尽管室外的温度已经超过了30摄氏度,但感觉要塞里的温度却只有十几度,里面的通道通常仅够一人通行,地面湿漉漉的,凝结在墙壁上的水珠不时往下落。要塞里面的兵室、军官宿舍、发电所、通讯所、浴池、弹药库一应俱全,还有密布的巷道通向要塞分布于各处的碉堡和炮口。

  据了解,东宁要塞群始建于1934年6月,北起绥阳镇,南至甘河子,在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50余公里的地域上,日本侵略者修筑了十余处要塞。东宁要塞群也是日本侵略者在中苏边境修筑的17处军事筑垒中最大的一处。它同虎林要塞、海拉尔要塞等要塞共同组成了所谓的“东方马其诺防线”。

  这庞大的要塞群是用中国劳工和战俘的累累白骨修筑而成的。仅在要塞附近的一处劳工坟内,便至少埋葬了4000多名中国同胞的尸骨。据王宗仁介绍,这些劳工既包括从关内骗招过来的劳工,也有由战俘构成的特殊劳工。

  “日本侵略者怕当地人太了解情况不好管,就从关内地区骗过来许多劳工,他们都遭到了非人的待遇,有劳工想逃跑,被抓回来后就被砍掉了双脚,直到血流光了死掉。许多秘密工程完工后,参与工程的劳工都会被屠杀。”王宗仁说。

  据史料记载,东宁要塞最多时曾驻有日本关东军近10万人,而当时东宁县城的人口仅有3.5万人左右。

  为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敦促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早日投降,苏联派出军队从东、西、北三线进军东北。1945年8月8日晚,苏联远东第一方面军第25集团军先遣支队越过中苏界河瑚布图河,埋伏在东宁,工兵团随即切断了边境沿线和要塞外围的铁丝网,潜入敌前阵地,后续部队行进至三岔口附近一带时,与日本关东军第1国境守备队发生交火,打响了远东战役第一枪。

  此后数天,苏联红军和日军持续交战,日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拒不投降负隅顽抗,苏联红军大量伤亡。随后苏军对要塞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炮火过后,日本人精心构筑的要塞群基本上都被炸成了瓦砾。

  战争至今已经过去了70年,但战壕依然没有被抹平,要塞也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牡丹江市民王绅雅是特意过来参观要塞的,“主要就是想进一步了解二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侵华日军当年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