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创新 再夺粮丰

2015年06月27日02:47  来源:农民日报
 
原标题:理念创新 再夺粮丰

  本报评论员

  历时8个月的艰辛劳作,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夏粮丰收年。夏粮再获丰收,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成绩尤为难得,经验更具启示意义。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所倡导的增产理念、效益理念和绿色理念正成为种粮主体的集体行动逻辑和路径选择,引领夏粮从丰收走向更可持续的丰收。

  丰收更可持续的保障之基在于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今年正是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各级农业部门上下联动,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关键措施,多次派出专家组指导夏粮生产,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在多重挑战下再次取得夏粮丰收的喜人成绩。夏粮丰收的实践充分说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粮食能够持续获得丰收的基础保障,任何时候这个基础绝不能动摇。未来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大对粮食发展的扶持力度,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发挥好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群众种粮、科技人员兴粮的积极性,有效整合配置粮食生产种植涉及到的资金、资源、人力和物力,综合施策,形成合力,以更精准的导向和更强劲的号召力带动粮食生产。

  丰收更可持续的路径导航在于绿色增产模式的持续引领。今年的夏粮生产,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各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技为先、生态为重,以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重点,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生产与生态相协调,集成推广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技术模式,促进了夏粮的持续丰收。“绿色”增产的实践说明,一旦把绿色增产的理念与夏粮生产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就会迸发出强劲而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动力,我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粮食发展道路。在今后的粮食生产实践中,要牢牢树立“绿色”增产的理念,把“绿色”增产作为未来稳粮增收的重要方向,加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创新力度和试点范围,加速推进绿色增产模式的重点行动,不断挖掘粮食持续丰收的“绿色”潜力。

  丰收更可持续的动力之源在科技升级的核心支撑。高点爬坡,更需要强劲持久的动力;高位护盘,更需要高产高效的科技贡献。突破技术瓶颈需要科技,推进节水、节肥、节药需要科技,开展绿色增产模式也需要科技,今年的夏粮丰收,科技的贡献作用得到充分证明。未来要始终把加大科技攻关作为推动粮食增产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的科技攻关,鼓励科研机构、企业、新型种粮主体联合开展研发,开发出更多更适合当地的粮食增产的技术集成,让新型种粮主体成为应用先进种粮技术的领跑者,有效带动粮食生产整个过程的现代化升级改造,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增产方向稳步迈进。

  不一样的丰收,不一样的喜悦。粮食丰收让人喜,而今年夏粮更经济、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增产实践则又平添了勇攀粮食高峰的信心和动力。实践证明,政策保障到位、发展路径清晰、科技持续发力,就一定能不断突破粮食生产的挑战和制约,取得一个又一个丰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用可持续的增产理念引领今后的粮食生产实践,全力夺取粮食丰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夯实粮稳之基。

(来源:农民日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