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总局提示:中西药复方制剂存在用药风险

2015年06月26日19:2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食药监总局提示:中西药复方制剂存在用药风险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王思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6日发布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患者、医务人员关注感冒清片(胶囊)、脑络通胶囊等中西药复方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通报显示,感冒清片(胶囊)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状。组方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3种化药成分,及大青叶、岗梅、山芝麻、穿心莲叶等6种中药成分。监测数据显示,感冒清片(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为血尿等;在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其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而用于治疗脑血栓、中风后遗症等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等症状的脑络通胶囊,存在引起过敏反应的风险。其组方中含有盐酸托哌酮、维生素B6、川芎浸膏、黄芪浸膏等。监测数据显示,脑络通胶囊的过敏反应可能主要与其盐酸托哌酮组分有关。

  记者了解到,中西药复方制剂是指中药和化学药品组方而成的复方制剂。其成分复杂,除中药外尚含有一种或多种化药成分,但其中化药成分的安全性问题容易被忽略。包括化药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或与含有相同成分或功效类似的药品联合使用,易造成组方成分超剂量使用或引起毒性协同作用,增加了用药风险。

  对此,食药监总局提示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使用感冒清片(胶囊)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其血尿不良反应风险,并尽量避免与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的药品联合使用。在使用脑络通胶囊前,应充分了解脑络通胶囊的用药风险,并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避免或减少过敏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诊。

  同时,食药监总局还建议,相关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药品说明书的安全性信息,增加或修订警示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项内容,降低用药风险。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