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歌手赛嘎:从一无所有到戒毒重生

2015年06月26日18:49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佤山歌手赛嘎:从一无所有到戒毒重生

  新华网昆明6月26日电(记者臧晓程)初见赛嘎,是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芒回小学的操场边上。夏日的午后,大榕树下一个穿着衬衫、沙滩裤、凉拖鞋的中年男人捧着一把电吉他,专心致志地试着音。

  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围坐在他身边——佤山深处,边境之乡,自弹自唱的是何人?

  “我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

  48岁的赛嘎谈起往事,语气沧桑。

  1992年,在朋友家里,赛嘎学着把白粉倒进烟里,胡乱吸了几口。

  那是他第一次碰毒。一阵晕眩般的“舒服”之后,他吐了。

  也就是这几口,改变了赛嘎的人生。

  曾经的文艺青年、跑场歌手,赛嘎在县城的歌厅里驻唱赚钱,日子过得并不差,还有一个相恋多年的女友。

  “最想吸毒的时候,没有钱,只能回家问老妈妈要。20块、30块……只要是钱,拿了就走,马上买(毒品)。”

  看着老妈妈在家里一直哭,赛嘎的内心也是悔恨、矛盾,“只是,为了吸一口,什么都顾不得了。”气自己、恨自己、对不起家里人,但是依然无法对毒品说不。赛嘎说:“毒瘾发作时还把民警的手臂给咬伤了。”

  因为吸毒,工作丢了,歌不唱了,父亲被气死,最后,连女友都离他而去。戒毒、吸毒、戒毒……王云华在与毒品的斗争中循环往复,1996年11月12日,毒瘾发作的他晕倒在路边,是勐董派出所的巡逻民警发现了他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此后,赛嘎开始了70天的强制戒毒的“涅槃”之旅。

  “没有这些武警官兵的帮助,我不会重生。”

  走出戒毒所的赛嘎,再也没有碰过毒品。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武警官兵给他送米送油,鼓励他重新开始,帮助他贷款开设了一家温酒馆维持生计,又介绍他在佤山民族工艺品作坊务工……

  “每天,我就在竹子做成的葫芦上画画,赚一点生活费,也是静一静心。”赛嘎回忆道,自己在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歌手并没有忘记他的吉他。

  “我和村里另外几个人组成了‘乡音乐队’,哪里有活动,就去哪里给人家唱唱歌。”如今的赛嘎,成了“创作歌手”“独立音乐人”。除了跑茶馆、各种活动演唱赚钱,他还主动申请前往戒毒所和禁毒宣传活动现场,唱完歌,就给大家讲他以前的事。“希望不再有人,尤其是年轻人,像我一样犯傻了。”

  “我爱你,一杯杯水酒敬给你,你是一杯美味的酒,给我一生回味的甜,是你帮扶我,指引我路在前方。”《边防情》是赛嘎创作献给边防官兵的歌。

  赛嘎打算继续再写几首歌,到了明年五月“摸你黑”狂欢节的时候,发行一张专辑,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一个曾经失落的人的创作”。

  “如果月亮有眼睛,她会知道我多么爱你;阿妹,小路上再也看不到你的背影,榕树下再也听不见你的歌声……心中的月亮何时再能升起?”这首《心中的月亮》,表达了赛嘎对爱情的憧憬。

  他说,年轻时糊涂,现在年近半百,只想过平静的日子,赡养好老母亲,至于爱情,只能看缘分了。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