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低龄化趋势明显

2015年06月24日15:48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中国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长 低龄化趋势明显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胡浩)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毒品的社会危害日益严重。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截至2014年底,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过半。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截至2014年底,仅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已死亡4.9万名。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因吸毒引发的侵财性违法犯罪案件多发,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毒驾、袭警抗法等极端肇事肇祸现象时有发生。

  刘跃进援引报告说,从毒品来源情况看,在境外来源方面,“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和冰毒生产仍保持较大规模,是中国境内海洛因和冰毒片剂的最大来源地。“金新月”地区海洛因和南美洲的可卡因在中国毒品消费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在境内来源方面,广东、四川是境内冰毒晶体和氯胺酮的主要源头,一些不法分子趁中国对绝大多数新精神活性物质尚未列管之机,在国内生产此类物质。

  他说,从毒品贩运情况看,有六方面的突出特点:贩毒群体呈现“三低”特征,即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偏低;贩毒手段隐蔽、狡猾、渠道多、变化快;毒品从中国境内流出或经中国过境现象不断增多;毒品流向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大宗毒品案件增多;物流基地、互联网涉毒问题突出。

  报告分析指出,从毒品形势的走向看,在毒品滥用方面,中国将继续面临对巩固海洛因治理成果和应对合成毒品滥用快速蔓延的双重压力。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将随工作力度的加强进一步显露,存有在国内快速形成滥用的可能。在毒品来源方面,“金三角”在当地局势的影响下,仍将是中国海洛因、冰毒片剂的主要来源地。受庞大消费市场和暴利刺激,国内制毒活动难以在短期内遏制。制毒原料必将随管制政策的调整不断发生变化,非列管化学品将不断出现。在毒品贩运方面,毒品贩运线路不断变化,逐步转变为跨省市、多地周转、接力式的辗转分销。随着走私贩运毒品手段的不断升级变化,防范打击难度将越来越大。

(来源:新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