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炒股风”别太疯

2015年06月24日09: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中学生“炒股风”别太疯

  ■胡乐乐

  在今年“全民炒股”的热潮下,中学生也默默加入了炒股阵营。9岁开始“摸”股票、初二开账户进入股市、高二已有15万股票资产……记者从多所中学了解到,中学生也已开始玩股票,而且收益不错。某学校高二学生还自发成立了“证券社”,十多名同学一起学着炒股。(《北京青年报》6月22日)

  前段时间,媒体密集报道了一些大学生沉迷炒股的新闻。现在,我们又看到了高中生、初中生的身影。其实,中学生炒股并非今天才有的现象。2000年秋季学期,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开设了《模拟股市》选修课,40余名中学生各自怀揣“10万元资金”,当起了小股民,跟着老师像模像样地学习炒股。当时,这一课程惊动四方,这门课究竟是教育学生早早就具有投资理财意识?还是助长他们的拜金之风?喧闹声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很大的股市,学生最多抱着了解的心态,而不应该实战,至少不应该大笔资金涉入。毕竟每个人生阶段的任务不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涉入股市,他们恐怕很大程度上就没有心思学习了。而且,股市有风险,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和自控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他们实际也不适合进入股市,玩波动极大的股票投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知道,现实中虽然确有中学生炒股致富者,但他们只是海量炒股者中的个案。而且,即便他们投资股票是真的发了财,小小年纪就拥有几十万元的股票资产,这对于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仔细想想,尤其是从学校教育要培养人的角度来看,低龄学生炒股无疑是弊大于利的。过早接触股票和炒股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可能让他们变得功利,助长拜金之风,其不良后果着实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警惕。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人士应该首先在思想上对学生炒股做出正确判断,然后积极引导他们,而不能任由他们盲目跟风炒股,也不能以培养财商和理财能力为由,好心办坏事,造成学生心智混乱,荒废了学业。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讲师)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