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端午文化中凝聚共识

2015年06月23日14:30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在探讨端午文化中凝聚共识

  又到一年端午时,各地都在预备庆祝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网上探讨端午文化热兴起,特别是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端午”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网上大家一起过节,相当热闹。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国的传统节庆文化里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它寄托着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推崇。端午节最初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而亡,便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赛龙舟的习俗,这些习俗本身都蕴含着祛病驱邪和怀念屈子的情感元素。网络社区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延展,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端午节的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同样有这方面的需求。对接这种需求,开辟空间、搭建平台,让人们得以在网络世界里讨论端午节怎么过,参与端午节知识竞赛,与学者名家一起探讨端午文化的内涵,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截至6月22日,“网络中国节?端午”主题活动专题总阅读量已突破5300万次、留言达2050条;“小明带你过中国节?端午”炫融特刊的阅读量达1200万余次;通过各活动端口收集的“爱国粽子”数达4300万个。其中,微信阅读量为1269万,微博阅读数为1585万。从实际效果来看,网民参与线上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参与讨论的,发表评论的,答题竞赛的为数不少。这说明,有关部门找到了网民的兴趣点,精心设计的网页与活动,调动了网民的积极性。大家愿意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过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节日。端午节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已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人们对它会越来越看中,网上过节可能成为一种时尚,现在又有了形式活泼的平台,自然受欢迎。

  从更深远的意义来看,通过网上端午节系列活动,通过网民与专家的互动,通过文化的普及与宣传,人们对端午文化所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也会更加笃定。最近一段时期,一些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一提到“爱国”就表现出条件反射式的反感,还有的人以否定先贤为时尚,这实际上都是非常不可取的。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唯一不曾断代的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民族英雄、无数爱国主义者。他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底座,对他们,我们理当心怀敬仰与感念。

  一批文化名家也参与到“网络中国节”端午话题讨论当中。“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称之为小爱,甚至视为是实现天下大一统的障碍,这是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说屈原对楚国的情感是愚忠,这是对屈原伟大人格的贬低,对庄严的爱国情操的唐突。”“学屈原的爱国,不是学他的方式,而是学他的精神。”文化大家们有理有据的结论,有力地回击了时下有些流行的奇谈怪论,让人们对屈原等端午文化元素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纪念屈原、追崇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体现。了解端午节的源起、内涵、精神实质,本身就是过节的一部分。“书说端午”视频节目,“端午小状元”闯关游戏,“小明过中国节”炫融特刊等等,开辟一系列贴近网友喜好、生动活泼的网上过节平台,这对于凝聚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识,并以此激发人们对现实中国的关照,着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此我们乐见其成。(李思辉)

(来源:光明网)

推荐阅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斐然 | 我国控辍保学成效显著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

开放发展,合作共赢创新局 |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迈大步 | 协调发展,补齐短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