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执照申请机构传超过20家
行业企业未开张即开始考虑合并
中国经济网上海6月23日讯 (记者 李治国) 对于近期保险市场的热点来说,无疑是“相互保险”这个话题。自今年2月份保监会发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之后,不断传出机构申请的消息。四家创业板公司不久前同时发出公告,对外公开宣称参与发起相互保险公司,再次将相互保险推向关注焦点,传闻已经有近20家机构排队申请牌照。
参与发起相互保险的四家创业板公司分别为汤臣倍健、腾邦国际、新国都、博晖创新,出借自有资金参与发起设立信美相互人寿保险公司(筹),初始运营资金10亿元。上述4家资金出借人(即主要发起会员)的出借资金比例分别占初始营运资本的5%、5%、5%、4.5%,合计占比19.5%,其余80%以上比例的出资方并未公布。
按照保监会的监管办法,发起全国性一般相互保险组织,仅需1亿元初始资金,而信美相互人寿的发起方一次性出借10亿元似乎不同寻常,因为相互保险没有资本金,初始运营资金均为债务。如果保险公司发展初期用不到这么多钱,则相当于公司的客户无故背负了不必要的债务成本,因此信美相互人寿必定有特殊的战略安排。
于此同时,第一家在网络公开发起的相互保险组织“必互保险”公开宣布已将筹建申请材料上报保监会,并于6月8日拿到受理回执。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公开宣称正式递交申请材料的相互保险机构,而更早发布筹建消息的公能相互人寿保险、泛华集团e互助等似乎还在会员征集阶段。 同样在6月8日,上海财华保网络科技在公众号上发布集结号,号称为中国最大相互保险组织征集创始会员。还没有成立就声称“最大”,这样的宣传确实值得商榷。而还没有成立就开始考虑合并的相互保险,其互动方式更加令人迷惑。
必互保险在宣告上报的同时,隔空喊话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公能相互人寿发起方),先是对其1001人的债权众筹发起方式提出了疑问,后又表达了合力一处,共同发起的邀约。随后不久,南开大学校友会在公众号上作出了公开回应,先是解释了自然人众筹发起相互保险公司的合理性,并表示监管如果不能通过也有多套应对方案,后又表达了愿意进行“合作和交流”的开放态度。
据了解,历史上相互保险曾有过大规模的合并的历史,因为其非营利性和保险业大数法则的需要,其合并的障碍要小于股份制商业保险。但是其合并方式不同于公司兼并,一般股份公司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进行并购,一个集团的控制一般也是由上而下,总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孙公司。而相互保险没有股权,其合并方式是资产和会员的整合,而其控制方式是自下而上,以会员为最基础的表决单位,多个一级相互组织向上控制二级的联合相互组织,从而保证其民主自治的基础。
相互保险这种非以盈利未目的的组织形态,越来越受到资本的追捧,传闻很多互联网巨头将染指相互保险牌照,其背后的投资逻辑想必在于保险金融对网络公司战略布局的补充作用,而相互保险这种一人一票的非股权治理结构,则是考验资本自律和监管智慧的最佳工具。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