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记者从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北京市145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拥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代码,今年起将陆续升级为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年内,北京市各类单位将取得“一码”证照。
“多码”变终身制“一码”
据了解,以前我国长期存在“多头赋码”、“多码共存”现象,带来诸多问题。《方案》成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基础和前提。
今后,企业将不再同时有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码等各种管理编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唯一的、通用的、终身制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单位的“身份证号”。
根据方案要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覆盖所有法人和其他组织。新企业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代码;对已设立的企业,将旧照换新照,通过适当方式也换发成统一代码。2017年底前,将完成代码和证照转换,旧证照在过渡期内继续有效。
北京145万组织机构年内陆续升级代码
据北京市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介绍,在北京市,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已在涉及税务登记、社保与公积金缴存、进出口企业管理、司法案件管理等47个部门的70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已有约145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机构拥有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代码,随后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陆续升级为18位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今年年内,北京市各类单位将取得“一码”证照。
接下来,质监部门将负责管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资源,建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并由市工商、民政等登记部门负责在单位注册登记时,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直接标注在营业执照、登记证等各类证件上,颁发给办事单位。
根据要求,工商部门将于2015年10月实现,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将于2015年底实现。至2020年底,全部完成升级过渡。
■ 解读
注册企业手续不用多部门来回跑
制度实施后,企业由现行的先注册登记、后申领组织机构代码、再办理税务登记,改为登记注册时直接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北京市质监部门表示,变“多次办理”为“一次办理”,“多码”改为“一码”,简化了程序,减轻了负担,方便了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注册登记,也将进一步降低创业的门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后注册企业时,将不需要多部门间来回跑手续。“一码”代表一个主体,法人和其他组织迁徙或变更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均不改变其统一代码,无需再去换新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出,推行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彻底根治“多头编码”、“多码并存”的有效手段,为打破“信息孤岛”,促进管理资源集约化提供了基础制度保障。
组织机构代码为“一码”提供保障
为保障唯一性与稳定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采用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戴瑞敏表示,社保登记是最早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事项之一,社保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单位与个人,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与终身不变等特性为社保管理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体现了科学性与实效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18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组成 = 1位登记管理部门编码 + 1位机构类别代码 + 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 + 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 + 1位校验码部分(记者李婷婷)
(来源:新京报)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市场主体创新步伐坚实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来,在一项项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动下,市场主体实力越发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详细】
【总书记擘画高质量发展】共享发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质量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全力医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线?扶贫产业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迁群众能否稳定就业?改革发展成果怎样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总书记在国内考察中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殷殷嘱托和深切关怀体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真挚的人民情怀。 【详细】